英明神武,智虑深沉的大楚开国之君开天皇帝陛下刘毅的心里有一块心病。这个一直像一块石头压在他心头,哪怕他现在贵为一国之君,也始终难以摆脱的秘密,就是在他22岁那一年,也就是父亲刘庄为楚国守城捐躯的前一年,突然有一天,父亲派人送来了一封信。
信里言道:吾儿刘毅,暴秦肆虐如同滔天洪水,天下之势实难挽回,然而暴秦君王之心实乃虎狼,每次攻破城池,动辄杀人盈野,毫无人性可言。秦国国策秉承于士人败类商君,以为治国之要在于贫民弱民。剥夺百姓的田产,不让他们吃饱穿暖,接受开化教育,讲究礼义廉耻。而是要用食不果腹,智识愚昧的贫民弱民,去进攻其它国家讲究知恩图报,知廉耻,懂礼节的强民,等到用弱民把天下所有的强民都消灭的那一天,国家就会变得无比强大,如果反过来,让那些讲究礼义廉耻的强民消灭了身心都依附于国家的战争机器的弱民,那么国家就会变得弱小,这就是所谓的“以弱攻强,则国强”。暴秦君王之心,是要把海内天底下所有的百姓都变成胡氏予取予求,不知反抗的家奴。我们刘家世世代代本是陈氏家奴,陈王不以家奴之礼相待,而是用国士之礼对待,陈氏对我刘氏,情重恩深,陈王别于秦王,更是如同天壤。我刘氏一定要知恩图报,不可忘本。为父近来突然得知,当年陈国国都江都被攻破以后,尚有一支陈王的嫡系遗族,从王宫的地道逃出生天,吾儿如果尚有忠孝之心存于胸中,请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我王后裔,再按照为父这些年给你的名单,召集亲旧部曲和陈国遗民,帮助我王蛰伏起来,等待时机一举复国!
知儿莫若父,为父素知我儿心高气傲,更兼敢做敢为,足智多谋,将来必然能够在乱世里成就一番为父无法想象的功业!吾儿一向耻于承认刘氏先人世代为陈氏家奴的事实。但是陈氏于我,恩莫大焉!且不说刘氏先祖赖陈氏一饭之恩,才得以免于在荒年全族饿死,更兼陈氏家主慧眼识人,从流民之中挑中了我刘氏先人,恩义笼络,名为家奴,实际上从未稍加折辱,反而着力培养,委以重任。刘氏家规:彼若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陈王陈氏,历代都以国士之礼待我刘氏,令我世代镇守陈氏祖地姑苏。
今为父已经确知,的确有陈王嫡系逃出生天,父亲碍于身份和楚王的戒备,无法亲自寻找,故而将此重任托付我儿。明知主家尚存而不想方设法奔赴,是为不忠!有父命而不遵,是为不孝!吾儿若背弃为父嘱托,将来即便封侯拜相,裂土为王,于为父而言,始终是不忠不孝之子!吾儿千万将为父嘱托谨记于心,勿为此无忠无孝之人!切记!切记!
刘毅获得此信,一开始的的确确按照父亲的嘱托,认真地找寻了好一阵子,但是一直没有得到什么有价值的消息。得知蒙启攻破姑苏,父亲罹难,刘毅心中立下了和暴秦不共戴天的誓言,并且按照父亲给出的名单,聚集了来自楚国和陈国的各方的反秦力量,喊出了那句后来传唱天下的口号: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随着后来一系列的反秦战争的顺利取胜,刘毅的名气越来越大,各方的英雄豪杰,青年才俊纷纷前来投靠,刘毅开始慢慢恍然发现,自己已经取得了父亲永远也无法想象的成就。父亲的手书,刘毅一直珍藏着,每当想念父亲的时候,都会拿出来轻轻抚摸。
但是随着控制的地盘的进一步扩大,父亲的手书,从一开始的激励,慢慢慢慢地变成了一种负担,最后甚至变成了对父亲迂腐愚忠的埋怨。后来索性将父亲的手书深藏箱底。慢慢地试图忘却还有这么一件事情。再到后来,当刘毅统一了长江以南的广大疆域,成为了加强版的名副其实的楚王之后,身边的人就再也没有谁见过楚王拿出那份手书了。知情人也越来越少,渐渐地在知情人中间,也变成了大家心照不宣,不能说出来招祸的秘密。
再到了后来,甚至很少会有人知道,楚王陛下的父亲,原来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是楚国的大忠臣呀!刘毅本人,也开始逐渐淡化那段历史,只对身边人宣传自己是楚国将领遗族,至于详细如何如何,一概不允许私下议论。
等到大楚开天元年,楚高祖刘毅终于登上了让他梦寐以求的天子宝座,他原本以为父亲的话也会像春雪消融,他甚至在父亲灵前,用前所未有的骄傲的口吻,向父亲倾诉儿子如今的荣耀。父亲如果在天有灵,一定会体谅他的!
但是父亲并没有原谅他,在父亲灵前袒露心声以后,开天皇帝接下来三天都梦见了自己的父亲。在梦里,父亲无视他紫黑的象征着天子威严的皇袍和旒冕,反而须发俱张,一再痛斥他,不忠不孝,不为人子!开天皇帝一怒之下,将父亲刘庄的灵位迁出皇家宗祠!奇怪的是自此以后,再也没有梦见过父亲前来痛斥。
但是开天皇帝陛下的心里,却从此种下了一根骨刺。
大楚开天元年,开天皇帝陛下论功行赏,把楚朝大大小小的功臣都封赏了个遍,而陈家家主陈英,也被论功行赏,封为留侯,封邑在姑苏城郊石头山,食邑3000户!更是因为提出来众多的极具战略眼光的谋略,被皇帝陛下盛赞:运筹于军帐之内,而决胜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