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认为,舍利子是高僧大德生前通过戒定慧的功德熏修,以及宏大愿力而得来的。《金光明经》说:“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蜜多功德所熏”,又说:“舍利是戒定慧功德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大般若经》说:“佛身及设利罗(即舍利),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功德所熏修故,乃为一切世间天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近代印光大师说:“(舍利子)乃修行人戒定慧力所成,非练精气神所成。此殆心与道合,心与佛合者之表相耳。非特死而烧之,其身肉、骨、发变为舍利”。又说:“当知舍利,乃道力所成。丹家不知所以,妄谓是精、气、神之所炼耳”。佛学泰斗印顺法师说:“据我所见而论,这不外血肉精髓骨脂等,经火化的融冶而凝成。”
等到周宇上前的时候,这周宇开始认真的瞻仰起这水晶舍利来,这一枚水晶舍利小巧玲珑,不过人小指头的指肚大小,成雀卵之型,说是水晶的模样,但却并不是那种透明的水晶,而更像是一块磨沙的玻璃一般,并不十分的通透,而在这水晶舍利上有几点黑丝,还有几处的斑块,当周宇仔细的查看这水晶舍利的细节的时候,也不知道为什么周宇总是不能够记住这斑块与黑丝确切的模样和形状,似乎这斑块和黑丝在不停的变化。
等到周宇看完之后,又有两人瞻仰过后,这纯闻法师,马上就将这舍利塔重新包裹好,埋入这木匣中用于防震的谷壳当中,接着又从觉山的手上将那紫铜小锁拿了回来,接着将木匣锁上,并紧跟着就将这小钥匙收好,接着又一层一层的将这木匣包裹好,接着这纯闻法师又朝觉山点了一下头,接着和陪同在一旁的监寺和尚悄悄的交代了一下,这纯闻法师就将这包裹又捧了起来,往这通往方丈室的小门走了过去。
觉山见状赶紧快步上前,抢在纯闻法师之前,把这小门给打开了,待这纯闻法师走进这小门之后,这觉山就立刻把这小门关上,整个人就和一个守门的金刚一般站在门口,牢牢的看着这个小门,这个时候,得那纯闻法师交代的监寺和尚,立刻上来就带领那些客人连带着周宇一并离开了这会客大厅,说是带他们去看看自唐代道容禅师建寺之时,就由这道容禅师亲手所种下的那几棵千年的银杏,现在正好是夏天,银杏树叶茂密,正是观赏的好时候。
不过这些银杏周宇不知道是看了多少遍了,连那银杏结出的白果也不知道吃了有几斤了,这实在是没有什么看头了,而且这银杏有一个毛病,它结果之后,有些果实在树枝的高处无法采摘,就一直留在了树梢上,冬天还好天气寒冷,到了春夏的时候,经过春雨的滋润,夏日的酷晒,这果实爆裂,白果就会掉落到地下,但是那些留在树梢上的果肉,却会腐烂变质,发出一种难闻的气味,这气味很淡,一般人不会注意,但像周宇这样六识灵敏的修士来说却是十分的刺激。
所以一般来说周宇是不愿意到那个银杏树所在的后院去的,不过当周宇提出不去后院,就在这里等觉山一起走的时候,原本和周宇关系不错的监寺和尚,却不像以前那样答应周宇的请求,而是一定要周宇一同过去,这时候在那里守门的觉山也出声劝说周宇,这周宇无法只得答应了下来,周宇只得跟随着人流一起到后院去看那千年银杏树,而在前往后院的路上这周宇赫然发现了几个问题。
首先这原本走路时并不喜欢说话的监寺和尚居然边走边为这众人解说起这沿途路过的各个建筑的由来,与历史,这本来是知客大和尚的伙计,周宇以每年夏天到真如禅寺的时候,就算是由这监寺和尚接待客人,也没有见他这么主动的介绍,以往他带人走过这些建筑的时候,都是走的飞快的,如果客人不问,他是绝对不会出声解释的,今天像这样慢慢悠悠的边走边介绍,这可是周宇认识这监寺和尚以来的第一次。
而且周宇还发现,今天这次行进的路线有一些奇怪,像这周宇每年都来,一来就要在这寺庙中待上一两个星期,这真如禅寺的各个地方周宇可是都去过的,除了这几条传说中存在的自唐时由道容禅师设计修建,并经过这真如禅寺五十余代主持方丈不停维护的那秘道之外,这真如禅寺的所有道路通往哪里,因该怎么走,这周宇可都是清楚的很的,而那次前进的路线却异常的奇怪,这明明有近路不走,偏要绕远路,再加上这监寺和尚的不停解说,减缓前进的速度,这分明是在拖延时间吗!
不过当时周宇也算是聪明,明显看出这监寺和尚是在拖延时间之后,不但没有把这事情戳破,反倒还在一旁像一个刚到真如禅寺的信众一样,不断的提一些自己早就清楚的那些建筑的来历的问题,让这监寺和尚解说,这监寺和尚见周宇如此的善解人意,不由的舒了一口气,在周宇与监寺和尚联合的表演之下,使得原本从会客厅到后院不过七八分钟的路程时间,那一次居然走了有二十分钟以上。
等到了这后院之后,这监寺和尚又开始了忽悠,从这道容禅师自唐代建寺时候说起,一直说到这当年虚云老和尚上云居山重建这真如禅寺为止,将这真如禅寺千余年的历史说了一个遍,然后又说起这关于那千年银杏树的各种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