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南洋走进指挥中心的时候,林晓正好外出,两人在大门口相遇了,林晓惊讶道:“老豆怎么回来了!我刚想过去给你帮帮忙呢!”
林南洋一边往宿舍走,一边回应道:“我安排他们在4号楼的天台上开午餐会,一切都很顺利,有全权负责谈判的专家组在,我这个外行在那里也多余,所以我回来收拾收拾,为后天去吴起岛作些准备。”
林晓知道老豆留在南沙主要是为了等南台英三方谈判的结果,见老豆准备走了,那么最起码谈判有了一个初步的结果,于是兴奋地跟在老豆的后面,询问道:“谈判有结果了?”
一路上林南洋简单把今天了解的情况说了一遍,最后又交待了一句:“我估摸着明天台英本部都会批准三方合作的事,下一步具体操办的事还是交给李总他们的夕阳红专家协会,你把南沙的家当好,我去吴起岛把我们的前进基地建起来,有了这两份基业,两年后我们的立国计划一定能成功!”
谁都有青史留名的追求,就看条件具备不具备,在原时空林南洋虽然只是个投机钻营的小老板,但进入这个时空后就有了主宰一切的雄心,南洋立国就成了他执着的追求,现在穿越一家基本在本时空站住了脚,发展的前景也一片光明,所以现在的林南洋对二年后的1965年9月30日有一种热切的盼望,他好像已经看到了那一刻自己的辉煌,有时还真有了一种毛伟人诗词中‘挥逝方遒’的意气。
“当总统那是以后的事,老豆你还是先把这件事自处理了吧!”林晓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老豆,笑着调侃了一句,然后把一份电报呈给了林南洋。
林南洋疑惑地看了林晓一眼,推门进了宿舍,在沙发上坐了下来看电报,林晓则拿起林南洋的茶杯给林南洋泡茶。
电报是大陆来的,内容是同意购买南洋在陵水的16架歼-7飞机,费用仍然按原来三分之一黄金、三分之二以货物充抵的方式支付;同意移交协议中的加农炮、榴弹炮、高炮、高射机枪、坦克各一个连的人员和2艘雷快艇的海军人员,并移交五九-1式130毫米加农炮、五四式122毫米榴弹炮各24门、63式水陆坦克12辆、P-6木质鱼雷快艇4艘、初教6飞机10架、乌米格改教练飞机8架,部队、装备和第一批4000移民都已经集结湛江,具体的交接时间和地点由南洋华侨自强会决定;在陵水的飞行团、场站和飞行学员也可以随时转场南沙。
“二子觉得怎么安排合适?”看好完电报,林南洋想了一下,然后征询林晓的意见。
“原时间工人在的时候和大陆来的工兵营接触不是很多,这几天,天天和大陆工兵营打交道,干活真没有什么可说的,有一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一切行动听指挥’的作风,一个营干的活不比两个民兵营少不了多少。”
林晓把泡好的茶递给林南洋,想了想,又道:“不过他们早点名、晚汇报、一天一鼓动、思想教育一刻不放松的革命军人教育管理机制,让我不放心,我怀疑能不能把他们的思想改到我们能接受的观念上来,所以我觉得南沙基地的原大陆部队不能扎堆,甚至南沙现有的3个工兵营也得逐步转移出去,我建议给吴起岛添一个营,另外两个营去香港做城市综合体项目,看他们在香港能不能顶住酒绿灯红的资本主义的腐蚀,如果腐蚀了我们就可以用,不然我们刚刚在南洋立足,他们马上就革我们的命,那就糟了!”
“不会这么邪乎吧?”林南洋就是原时空狂热年代过来的,虽然只参加过红小兵,但也亲眼见过红卫兵的狂热,所以林南洋对林晓的话有些疑问,但底气明显不足。
“小心行得万年船!”林晓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见林南洋在自己的劝说下点了点头,又道:“老豆不是已经和台湾方面谈好了武装南洋特别市自卫队的事吗!我们干脆从台湾多要些装备来武装南沙特别市的自卫队,既可以用来保卫南沙,还可以名正言顺地为南洋立国积蓄武装力量。至于大陆这次移交的装备和部队人员都放到吴起岛上去,做南洋民兵教导队的教官使用。”
“好!就做么办!”林南洋想了一会,然后下了决心,对林晓吩咐道:“你安排船只把去大陆把大陆给我们的加农炮、榴弹炮、高炮、高射机枪、坦克等兵种的5个连、4000移民和装备都运到吴起岛交给庄清华。再给大陆方去电报,让他们在海南帮我们建一个南洋海军学校训练我们的海军,训练的船只是那4艘P-6木质鱼雷快艇,教官就是大陆给我们的海军官兵。再告诉他们南洋空军飞行学院暂时还放在陵水。”
“飞行学院也不搬,万一和菲律宾起冲突咋办?”空军对穿越一家来说非常重要,林晓有些担心。
林南洋道:“我们不是答应给台湾8架歼轰-7吗,等专家把歼轰-7的电子设备改装好了,台湾的空军就来郑瑛岛机场训练,作为条件,让台湾帮我们把机场的雷达、指挥、空地勤等配套设施都建起来。”
穿越一家答应卖给台湾8架歼轰-7,但歼轰-7飞机上的先进电子设备和座舱系统不能给他们,准备全部换成落后一些的歼-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