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古镇恩仇记> 第三十二章 梦泊古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二章 梦泊古镇(4 / 7)

握住他的手,说:“哥,别哭了!”熊涌泉听见弟弟叫他哥,知道弟弟原谅他了,这才破涕为笑。在场的记者看到这难得的历史性的兄弟见面,纷纷按下快门,闪光灯不停地闪烁,纪录下这一组珍贵的、难忘的镜头。

第二天,襄阳日报、湖北日报都在醒目的位置上刊登这组文字和照片,标题各有千秋。有的是“六十年来仇与恨,万水千山总是情”,有的是引用鲁迅先生的诗句:“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借题抒发人间真情,道出世纪感慨,对人生寄予哲理探讨,对历史给予客观回放,一时间洛阳纸贵,报纸销量飙升,兄弟世纪握手言欢传为佳话。

熊涌泉是赶回来祭祖的。临别石花前的最后一跪,叩三个响头的情景,多少年来他都挥之不去,想之落泪。这次回来,他在父母坟前久跪不起,请求父母的原谅,了却了他多年的心愿。他也到叶子龙的坟墓前去看了看,寄托了他的哀思,表示了深深的忏悔。他用手帕包了家乡皂角树下的一杯土,准备带回台湾。这次回来,他还见到了弟弟熊清泉,弟弟也认了他,原谅了他,他没有了任何的挂念和心结,他要回去,在祖国的宝岛台湾安度晚年。

“我们镇创办了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今天就要举行工业园奠基典礼了。我们邀请您来给工业园剪彩!”葛书记热情地邀请道。

“好,好哇!我参加。”熊清泉高兴地说道。

石花镇创办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就座落在七里冲到三里桥之间。恰逢今天工业园奠基典礼。新的开发区也就是当年国民党部队防守的前沿阵地。

当时夏云没有给熊清泉分配任务,是关心他的伤口还没有完全好。熊清泉就瞒着夏云,偷偷地跟着给部队当向导的人员跑了。作为部队的向导,他仗着对地形的熟悉,沿着小河的沼泽地,把部队连夜带到这个地方隐蔽起来,只等第二天发起攻击的命令。

第二天一早,解放军的火力准备一结束,冲锋号就吹响了!他和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冲了上去,杀声连天,敌人溃不成军,向后败退。昔日的敌军前沿阵地,如今成了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成了国内外投资者竞相看好,踊跃投资的工业园。

开发区工业园奠基典礼热闹非凡,一面面彩旗迎风招展,一排排基建设备严阵以待,开发区内的道路,绿化工程已经完成,水,电,气等设施齐全,后勤服务全部就位。

奠基典礼开始。郭书记执意让熊清泉铲第一铲土,他深情地说,“这片沃土,凝结着您们这一辈人的热血和青春,是你们打下了江山,奠定了共和国的基石。今后我们要建设好它,让他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乡镇,最美好的家园,不辜负老一辈的期望!完成老一辈参加革命时的初衷和心愿!”熊清泉热泪盈眶,欣然应允。他拿起铁锹,用力踩下,铲起第一铲土。随着第一铲土的落下,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将奠基典礼推向了高潮。然后是领导,贵宾讲话。郭书记介绍了工业园发展的宏伟规划,世界五百强企业之一的国际投资银行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先生宣读了合作意向书,来自全国各地的厂商,客商代表纷纷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典礼仪式完毕,郭书记又陪着熊清泉见一见这些远道而来的厂商,投资商和从四面八方归来的家乡游子,以及各部门的负责人等。

熊清泉依旧待在石花街继续寻找夏云的消息。搞过石花镇志的熊先生告诉他,在编写镇志时他曾听人说过,夏云1958年还给李延谦家里人寄过钱,写过信,后来就没有音讯了。熊清泉试图找到李家的后人,也一无所获。

熊清泉经常到石花街到处转转。他在老皮影院地址前逗留,依稀能看到夏云的矫健身影;他在小南门广场徘徊,夏云那充满魅力的演讲仿佛仍在空中震荡回响;他来到南门桥边,河水倒映着夏云那青春秀丽的面庞,仿佛看到她仍在与姐妹们交谈;他跑到古牛石皂角树下,苦苦寻找着夏云昔日的战斗踪迹;他把脸贴在夏云负伤的岩石上,回味着第一次见到夏云的情景,和那晚经历的惊心动魄的战斗。他常常一个人跑到苍峪,在苍峪口一带独自散步。他仰望蓝天,自言自语:“夏云、夏云、难道你真是夏天的一片云彩吗?”

就在熊清泉感到失落无望的时候,事情终于发生了转机。

王挺接到了襄阳市新四军研究会赵科长的电话,说他去北京开新四军研究会第十次年会时,向一位老战士打听到了夏云的情况。

那位老战士说,他好像听说过这个女兵的故事。说这个女兵不简单,具有传奇式的经历。后来参加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天山脚下垦荒戎边。但到底是哪个单位,他也不清楚。是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下设30个师级单位,14个师(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兵团总人口大约为250万人。找一个人那真是大海捞针!不过,他劝我们不必灰心,他会帮助继续寻找的,等他的好消息吧。

夏云现在干什么呢,这些年又是如何过来的呢,让我们回到天山脚下。

马光去世后,夏云的人生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