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58章 奉的哪个天?承的什么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58章 奉的哪个天?承的什么运?(1 / 3)

第258章 奉的哪个天?承的什么运?

洛阳。

曹叡端坐御座,阶下文武肃立。

未几,吴国使臣,太中大夫赵咨整肃衣冠,持节而入。

“外臣奉大吴皇帝之命,特奉礼参见大魏陛下。”其人声音清朗,面容平静。

曹叡冷哼一声,神色睥睨。

吴使赵咨不卑不亢,不惧不怒,继续朗声出言:

“臣闻天道靡常,惟德是辅。

“值前后两汉享国二十有四世,歷年四百三十有四,而火德既衰,荧惑守心。

“復仰观天象,见王气三分。

“一在昴毕二宿,应北方之魏。

“二在翼軫分野,示东南之吴。

“三在井鬼之域,则西方之蜀。

“王气並悬,三国鼎立,各正天命,实乃天意。

“我主吴皇生於东南,奉天承运,承乾秉戎,志在平世,奉辞行罚,举足为民……”

不待赵咨再继续说下去,曹叡仿佛听到了最好笑的笑话,发出一声嗤骂將其打断:

“孙权?

“称帝?”

“他凭什么?

“奉天承运?

“奉的哪个天?

“承的什么运?”

阶下,钟繇微微蹙眉。

陈群面无表情,刘曄眸中讥誚。

辛毗与高堂隆相顾而视,俱皆面露不屑之色。

而赵咨面色不变,既不惧,也不恼,只继续自顾自出言:

“大吴天子幼冲嗣业於危难之际,是其聪也;

“拔鲁肃於草莽、吕蒙於行阵,是其明也;

“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

“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

“据三江虎视天下,是其雄也;

“夷陵北屈於魏,西拒於蜀,是其略也;

“如此聪明、仁智、雄略之主,奉黄天,承帝运!

“於是黄龙见於彭泽,凤凰棲於苍梧!

“朱雀筑巢武昌,嘉禾生於四野!

“此非天命昭昭乎?”

曹叡闻言,似笑非笑:“孙权读过书吗?”

赵咨也不理会曹叡此问何意,只自顾自答曰:

“大吴天子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閒,博览书传歷史,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曹叡不由嘿然:

“如先生这般人才,不知孙权麾下有几人?”

赵咨坦然应答:

“聪明特达者,八九十人。

“如臣之辈,车载斗量,不可数尽。”

曹叡忽而仰天大笑,笑声在殿中迴荡,良久方歇。

最后,他站起身,袍袖一拂:

“与尔多言无益,且带著孙权之礼回去罢,朕不杀你。”

赵咨却是不退反进:

“外臣此来,另有一事相告。”

曹叡不耐烦地猛一奋袖:

“巧了,朕也有另一事相告!

“你回去告诉孙权,天无二日,土无二王,朕不日便將兴师南下,让他洗乾净脖子,引颈受戮。”

言罢,曹叡示意殿中虎賁送客。

几名全副披掛的虎賁扶刀上前。

然而不待虎賁將自己架出殿外,那吴使赵咨便朗声出言:

“陛下!

“去岁冬月,值魏吴各自罢兵之际,蜀主刘禪自白帝西归,返成都主持更元改年之事,並贺尽復关中、还於旧都之喜。”

曹叡闻此,眉头微蹙。

虎賁不知道得到了什么信號,全部止住了手脚。

赵咨见状,便又徐徐道来,语速再度恢復平稳:

“我大吴皇帝得知蜀主西归,白帝空虚,乃举大军十万西进伐蜀,必欲纳成都王气入大吴彀中。

“特遣外臣问一问陛下,不知陛下可还记得曹真之死,张郃之毙,司马之败,关中之失?若欲报仇,此不失为千载良机。”

曹叡眸子一凝,身子微微坐直。

阶下群臣也收敛轻蔑之色,彼此交换著眼神。

然而就在吴使赵咨以为曹魏君臣动摇之时,曹叡却是忽然下令,语气不容置疑:“送客!”

赵咨眉头微皱,却是不待虎賁上前架他,便自顾自躬身行礼,从容退出大殿。

待吴使离去,曹叡收敛神色。

环视阶下群臣,徐徐出声:

“诸卿以为,孙权此来何意?”

他声音清冷,大殿盪起回声。

群臣一时默然。

中领军杨暨率先出列:

“陛下,孙权僭號称帝,实乃跳樑小丑!

“然其伐蜀之事,若属实,確是我大魏良机!”

辛毗沉吟片刻,道:

“陛下,孙权狡诈,其言不可信之半分,此番遣使而来,必是诱我攻蜀,他好坐收渔利!”

曹叡轻轻頷首。

群臣俱以为然。

而就在此时,年岁、官位俱为最长的太傅钟繇出列:

“陛下,大江之险,有如天堑,非只南北,西东亦然。

“白帝城自刘焉始,经营已数十载,又有夔门之峡为其屏障,可谓固若金汤,孙权新僭帝號,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