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其他类型>公主的剑> 成王(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成王(五)(1 / 3)

第163章成王(五)

尹明石与李诚目光短暂相接,环视殿内,见帝王眉宇间阴云密布,当即躬身道:

“臣等告退。”

凉风吹入殿门,门外的光景在奉春身畔一闪而过,顾明泽侧着脸,睨见了跪在地上的琳琅。

而后,朱门闭上,奉春小心地将门缝关紧,才躬着身子入内。“讲。”

顾明泽收回目光,语气如常。

“陛下,咱们在边境的密谈回报了。”

奉春低下声音:"南靖遣使求和,不日将至京师。“镇北王明知休战,可其磨下定远军……至今仍陈兵边境,毫无班师之意。”奉春越说,声音越小,甚至不敢抬头直视顾明泽的眼睛。顾明泽思忖着,沉声道:“朕似乎未曾收到过南靖的求和国书。”“如今使臣都快到京城了,"奉春迟疑道,“唯一的解释,就是镇北王私自扣押国书,故意迟滞军情。”

“陛下!"奉春说着,慌乱跪倒在地,“可要派钦差亲赴边境,当面质问镇北王?”

顾明泽没有回应,只是静默地坐着,而复拿起那密信,细细地端详。无论如何,他曾与顾清澄相依为命十五年,对她的秉性再熟悉不过,她不屑,也不必以此等拙劣手段谁骗于他。

这密信上,分明详述着镇北王私开铜矿、草菅人命、聚敛白银……若所言非虚,那么镇北王的野心,已然昭然若揭。这么多年来,他又何尝不曾布局?他前日里赐贺如意御前行走的特权,就是要引那对父子现出原形。可镇北王老谋深算,这些年竟未留下半点破绽,让他始终抓不到把柄。

只能眼睁睁看着那老贼战功累加,声望日隆,却寻不到一丝错处。直到今日,顾清澄将证据摆在自己面前,他做不到熟视无睹。可……如此机要罪证,怎会偏偏被她握在手中?他想着,眼底泛起了一丝复杂。

“南靖使臣还有几日抵京?"顾明泽淡淡道。“回陛下,最迟后日便到。”

帝王垂眸,轻轻转动着手上的扳指,良久呼出一口气:“待南靖使臣一到,两国议和,便传朕口谕一一

“准青城侯所请。”

他凝视着门外的方向,声音透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朕会为她肃清涪州障碍,以三月为期。

“彻查镇北王罪证,一五一十呈于御前。”奉春一凛,随即试探道:",”

“眼下涪州民怨沸腾,流言四起……

“陛下以为当如何处置?”

一缕天光穿过雕花窗棂,恰落在帝王冷峻的侧颜上。顾明泽半明半暗的面容不见波澜:

“让琳琅进来。”

奉春眼珠转了转,小心翼翼地躬身退出。

不多时,御书房内传来茶盏坠地的脆响,紧接着是女子极力压抑的啜泣声。“待镇北王伏诛,真相大白之日……”

帝王的声音低沉而笃定,“朕自会还你清白。”房门开启时,这最后一句话恰好飘入奉春耳中。老太监怀抱拂尘,背对殿门而立。他仰头望着云翳间明灭不定的天光,终是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

三日后,边境战事初歇,南靖使臣终抵京师,两国于紫宸殿上议和修好,与此同时,一骑钦差自宫门策马而出,奔向千里之外的涪州。钦差手中的,是一张明黄的圣旨,铺垫盖地地落向涪州。州府临川城,刺史刘炯匆忙起身,连声喝令:“速去修葺青城侯府!一砖一瓦都不可放过!”

百里之外的茂县,百姓百无聊赖地坐在路边,直到官兵的马蹄踏破尘土。“这次又是那拨人?”

“不知道啊……谁知道呢,杀人来的。”

官兵很快进入城门,领头人勒住马缰,展开一张文书,声如洪钟:“奉圣谕及刺史令!琳琅公主煽动民变,伪造冤案,其心可诛!现着令茂县,即刻撤下所有琳琅公主相关告示、悬赏、粥棚!钦此!”话音落下,预想中的欢呼并未到来。

整个茂县的街头,陷入了一片死一样的寂静。百姓们瞪大了眼,面面相觑,仿佛听到了天方夜谭。风卷起地上的纸片,发出沙沙的声响,那是他们不久前还奉若真理的“罪证″。

“……啥?"从救济棚出来的大婶茫然地挠了挠头,“官爷,你是不是念错了?是…是青城侯才对吧?”

“胡说八道!"另一个声音尖锐地响起,“琳琅公主是活菩萨!她给我们送米送药,怎么会是坏人!你们…你们是不是被那妖女收买了!”领头的军官面色一沉,冷声道:“放肆!此乃圣意,岂容尔等污蔑!”“圣意?"有胆大的老丈拄着拐杖垂地,“那我们茂县死的几百条人命,就一笔勾销了吗?!

“许真他们的尸骨还未寒透,屠城的血债还未偿还!天理昭昭,报应不爽啊!”

他的话,瞬间点燃了茂县人压抑的情绪。

“对!总得有个说法!”

“凭什么你们京城来的人,一句话,就想把这事翻过去?”“我们不认!!”

百姓的情绪再次激动起来,他们不敢再与官兵正面冲突,却一个个面色铁青,眼中噙着浑浊的泪光。

“大人…“一个瘦弱的妇人从人群中探出头,声音颤抖着,“难道说错一话,就要……就要再屠一次城吗?”

那领头的军官脸色铁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