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丫心不心软咱不知道,但袁小四绝对放过。黎安安揶揄道:"呦,咱家小四这么善良啊。”“停一一我小时候是这样想的,但是我现在已经不这么想了。”逗了一会儿孩子,黎安安还是解释道:“你想想,在动物世界里是不是一般都是母的比较强壮,在蚂蚱里也是一样的。那真是夫妻俩,一公一母,不要有心理负担,大胆抓吧,都是害虫,想得还挺多。”反正不管是原来的黎安安,还是现在的黎安安,抓蚂蚱从来不想这些。一对儿的还更好抓呢,黎安安最喜欢的就是那种一大一小叠放着的,一抓抓俩,根本跑不脱。
有的时候还能看到三个摞一起呢,就是这种比较少,黎安安默认他们是一家人三口,那就全来吧,谁也别跑,一家人整整齐齐进笼子。她好像从始至终没想过要不要把他们放了,光想着多抓点儿,回家烤着吃,煎着吃,各种吃。
袁小四:“你咋知道的呢,你咋啥都知道?”黎安安转身继续抓,留下仨字儿,“你笨呗。”她忘了是从哪看到的了,估计是上辈子哪天不经意间在网上随便看到的,看过就忘了。
说在稻田地里叠在一起的两只大小不一的蚂蚱,99%是一对儿,正在进行繁衍活动。
当时她还惊讶来着,体型也差太多了吧,这公蚂蚱也太弱了吧。说来也巧,丫丫来之前她也看到了一对儿。忽然就想起了这个知识点,也是闲得慌,还真就坐在田埂上观察了起来。然后,就见,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两个蚂蚱叠在一起,上面的蚂蚱用前足抱住下面的蚂蚱的腹部,发狠了忘情了,不知天地为何物了。1黎安安都凑那么近看了,人俩,哦不,蚂蚱俩也不停,等她终于看够了蚂蚱界繁殖运动,要上手抓的时候丫丫正好过来了,那俩才一惊飞走。“算它俩运气好。"算她好奇心旺盛。
不过,能看到一对儿,就能看到另一对儿,现在这个季节正是蚂蚱的口口产卵期,母蚂蚱到时候会选好土壤产卵,等来年四五月份气温升高,这些卵就自然孵化成小蚂蚱了。
现在,能抓一对儿是一对儿,能抓一家是一家,省得它们明年吃稻苗了。多多益善。
有的时候还能遇到少了一只腿儿的,不知道是打架打输了,让别的蚂蚱把腿给卸了,还是曾经在别人手里死里逃生,反正黎安安是看到就不放过。心狠手辣,说的就是她。
在这一片儿抓了一会儿,也不知道是不是他们在抓它们的这事儿传开了,人家内部开会了咋的,田埂边的蚂蚱越来越少。得,换地方吧。
站起身来,环视一圈儿,根本看不到两个孩子的身影。“丫丫一”
话音刚落,对面田埂上就蹦出一个小可爱,圆圆的脸蛋儿上带着笑,机灵地回:“我在这儿呢。”
“小姨往这边走了,你过来不?”
丫丫:“小姨你先去,等我抓完这儿的。”“好,你要是找不着我,就喊一声,我不走远。”丫丫:“好一一”
答应是答应了,等真抓起来,一般都是顺着田埂走,渐渐的丫丫就离黎安安越来越远。
在稻田地里抓蚂蚱的孩子不少,不一会儿,丫丫和墩子就和别的孩子相遇了。
一个看起来和丫丫差不多大的孩子看着他俩,主要是看着丫丫问:“你是谁家的啊,我咋没见过你俩呢?”
丫丫:“我是老袁家的,我小姨是黎安安。"小姨说了,要是有人问就这么说,大家就知道她是谁了。
小女孩儿挠了挠头,还是不知道,“那你叫啥啊?”丫丫:“我叫丫丫,大名儿叫蒋妍雅,你呢?”小女孩儿:“我叫小圆儿,呃,大名也叫小圆儿。你长得真好看,眼睛好看,脸也好看,嘴巴也好看。”
丫丫被夸得害羞,“你也好看。”
小姑娘伸出脏乎乎的小手,上面是刚被揪下来的黑天天,几小串,被小姑娘攥了一路,有的都破了,流了一手紫黑的汁水,“你吃不吃黑天天?”丫丫伸头看了一眼,也不知道什么叫客气,让拿就拿,还帮旁边的墩子也拿了一粒,“我家也种了这个,我小姨种的,就是不多,一黑就吃掉,一黑就被吃掉,每次就只有那么多,都不够吃。”
“好吃,真甜。"吃完了还舔了舔嘴。
小圆儿想了一下,抓住丫丫的手,“走,我带你去摘,我刚刚看到一窝呢,就在那儿。"本来她回来是叫她哥的,但是这不是遇到漂亮的新朋友了嘛,就先不给她哥了,她要带新朋友去吃。
丫丫:“啊?”
还没反应过来呢,就被新认识的小朋友一把拽走了,墩子一看,也赶紧跟上。
三个豆丁大的孩子七拐八拐就到了小圆说的长着一窝黑天天的地方。丫丫和墩子看见了,齐齐一声:“哇一一”好多好黑啊。
小圆骄傲地一抬头,“这是我先发现的,别人都没看到。我们赶紧摘。丫丫纠结地看了眼自己的手,“可是我们拿什么装啊?”小圆:“直接吃啊,还装啥?”
丫丫:“我想给我小姨带点儿,她可爱吃这个了。”小圆苦恼地想了一下,看了一下四周,“那直接放叶子上吧。”随手扯过一旁的大叶子,放在地上,三个小豆丁开始扫荡这窝黑天天。丫丫先揪了几串放在地上,看了一眼,觉得不够,又揪了好几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