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娘子,别这样!> 第460章 销魂(七千)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0章 销魂(七千)(3 / 4)

没错,这位朱县令是白鹭书院出身的学生。

后参加科举,虽不是状元,榜眼,探,但也是妥妥的殿试甲等,按说以朱贤才的能力,再加上白鹭书院的帮衬,定能青云直上,要不了多长时日便能成为朝堂上叱咤风云的巨擘。

只是朱贤才这人,性格耿直。

书院中的时候,几乎就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和同窗几乎没太多交集。入了官场又是个刚正不阿的性子,便是有书院同窗登门想要走走关系,也都被严词拒绝,送来的礼物更是被原路退回。

这样的性格自然是极不讨喜,白鹭书院中一些大人物便准备给朱贤才一些教训,故意鸡蛋里挑骨头,寻了朱贤才工作中的一些小错,直接将其贬官,准备磨一磨他的性子……结果这一磨,便从京官磨到了州府官,又从知州磨到了县令,到最后直接送到了宁国最偏远的阳川。

贬官就贬官,外放就外放,他也不在意,也不抱怨,在哪个位子上就做好这个位子的本职工作……反正低头是绝对不可能低头的。

因着阳川县临近漠北,每年春秋两季,时常便有小股匈奴人绕开边关,南下打秋风,朱贤才也组建民兵团练,配合着差役,同匈奴打过几次。

可说到底,那也只是小打小闹。

像现在这般,五万匈奴大军直接包围了整个县城,却是朱贤才从未遇到过的事情。饶是朱贤才有几分胆魄,可看到那密密麻麻的匈奴人的时候,也是被吓破了胆子,根本不知该如何做……跑是不会跑的,投降更是不可能,他朱贤才可是正儿八经的儒家弟子,圣人传承,丢不起那人。

只能一边号召县城内所有青壮,拿起所有能用来打仗的东西,做好防守,一边不断差人去安州城求援。

可事情的发展,却是让朱贤才完全看不明白。

援军自然是没有的。

可对面的匈奴人反应也是极为古怪,第一天的时候只是安排了一批骑兵,冲着县城大门冲杀了一波,当零零散散的箭支从城墙上射下去的时候,骑兵立马就撤退了,地上甚至连尸体都没能留下一具。

第二天是这样,第三天也是如此,第四天,第五天……

到现在基本上已经大半月了,每天都是这般,甚至连那些骑兵都懒得换一波,朱贤才甚至都认识了对面的那些骑兵。县城内的百姓也从最初的紧张,恐惧,到现在该干嘛就干嘛,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

可朱贤才不一样,身为一县父母官,他要考虑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从一些逃难到阳川县的百姓口中知晓,在安州另外的地方,匈奴大军所到之处几乎全都是屠城,安州百姓死伤无数,这让朱贤才心中越发惊惧,不明白这个匈奴二皇子究竟是怎样的目的。

最让朱贤才难以理解的是,这个二皇子甚至在阳川县周边开起了榷场。

没错,就是榷场。

这些匈奴人,完全没有半点要劫掠的意思,反倒是拿出了大量的肉干,皮子之类的东西,同阳川周边的百姓交换粮食,锄头,铁锅之类的东西,只要是铁制品,几乎是来者不拒,还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书籍也都要,而且肉干的价格极为便宜,几乎等于白送,以至于周边百姓慢慢就放下了心中惧意,每日到榷场中交易的人数不胜数,就连县城内都有不少百姓动了小心思,悄悄溜出城去。

更让朱贤才难以理解的是,匈奴之中还有一些身子粗壮,健硕,虎背熊腰的汉子,牵着牛羊,到附近村镇之中下聘,求娶阳川汉女的。

没错,就是求亲。

虽说中原百姓对匈奴,女真这些多以蛮子称呼,心中多是鄙夷和恐惧混合,让女儿嫁给匈奴蛮子,大都是不愿意的……但是,架不住这些人给的聘礼实在是太多了。

要知道,边关百姓日子多贫苦。

平日里,寻常百姓女子婚嫁,聘礼不过几百文钱,小富之家能拿出二三两银子已是颇为大气,更有甚者一袋子粮食,亦或是几只母鸡,就能换回一个婆娘。

一只羊,那绝对称得上是高彩礼的,更何况还有牛。

总有人家扛不住牛羊的诱惑,便将女儿送了过去。

朱贤才不知二皇子目的,但知他不怀好意,又派人下去阻止,却没太大效果,粗略估计,这些时日被二皇子拐走的汉女,怕是已有数百上千。

“这家伙,究竟是想干啥啊?”

城墙上,朱贤才忍不住用力抓了抓头发,嘟哝着。

饶是他自诩博学多才,可这样的场景,当真是从未见过,根本就猜不出匈奴二王子的目的。

唯有心中的警惕,变的越来越浓。

视线看向城墙四周,一个个守备士兵,皆是懒懒散散,随意寻了一个地方,或是坐着,或是靠着,明明城外就有五万匈奴大军,却是连半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

所有的一切,都充斥着难以言喻的怪异。

就在朱贤才头发都快要掉光的时候,对面的营帐中,正燃烧着一簇篝火,朱贤才心心念念的二皇子正坐在篝火旁边,手捧一本论语,摇头晃脑: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一口汉话,居然听不出多少口音。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