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归;民心归,则辽东固;辽东固,则火器之威可安天下!”
朱英头一个写完,呈上。
朱元璋目光快速扫过,大赞:“好一个“火器之利在格物之道’!好一个“女真民心为引药’!”“看看!看看这才是经世济民的策论!咱要的不是只会掉书袋的腐儒,是能为大明劈荆斩棘的利刃!”群臣轰然附和,赞声如潮:
“朱英此策,切中要害!”
“以医喻政,以民为引,真乃奇才!”
“有此等栋梁,何愁辽东不定!”
朱英躬身而立,与龙椅上的朱元璋遥遥相对。
朱元璋指着朱英,声音落下:“咱今日便点你,朱英,为大明新科状元!”
坤宁宫。
太子妃吕氏正扶着马皇后的胳膊,絮絮说着东宫新收的那盆绿萼开得如何好。
朱允蚊垂手立在一旁,眼角余光却瞟着窗外。
“妹子!妹子!”朱元璋激动的进来,“天大的喜事!咱老朱家出状元了!”
马皇后大惊,几步走到朱元璋跟前:“你说啥?朱英那孩子中了?”
“那还有假!”朱元璋激动道,“朱英的策论,振聋发聩,群臣看了都直拍大腿!尤其那句“火器之利在格物之道’,把李善长那老小子都听得直瞪眼!”
“当年咱打滁州的时候,还跟马三刀说,将来咱老朱家要是能出个舞文弄墨的状元,祖坟都得冒青烟,今儿!这烟就冒起来了!”
朱元璋转头,这才瞧见站在一旁的吕氏和朱允效。
吕氏刚要屈膝,朱元璋抬手,目光落在朱允效身上:“允坟啊,你可得学学朱英。别老闷在东宫读那些劳什子圣贤书,格物院新造的水转大纺车你见过没?神机营的火炮射程能到多少步你知道不?那些东西才是实打实能让百姓吃饱穿暖的!”
朱允坟忙躬身:“孙儿谨遵皇爷爷教诲。”
垂下的眼帘遮住了眸底的涩意,他自幼跟着鸿儒读《论语》《孟子》,哪曾被皇爷爷这般夸赞过?“光遵教诲不行,得真学!”朱元璋语气却更重了,“你看朱英,圣贤书没落下,格物之学也钻得透,写策论能把医道、火器、辽东军政拧成一股绳,这才叫真学问!”
一旁的吕氏脸上堆着笑,眼底却像结了层薄冰。
朱英越是风光,允坟在皇爷爷心里的分量就越轻,这可不是什么好事。
但那点阴沉只在眼角闪了一瞬,转脸就笑着附和:“朱英这孩子是真出息,也亏得舅舅教养得好。”“是该向朱英求教。”朱允炫拱手,“改日定去济安堂拜访,请教格物之学。”
“这才对嘛!”朱元璋眉开眼笑,挥挥手,“有些道理,你在东宫听鸿儒讲十年也没用,得去田埂上看,去匠人的作坊里瞧,才能明白。”
吕氏带着朱允坟磕头,告退。
朱元璋看他们走后,也转身往殿外走:“不行,咱得去太庙烧柱香,告诉老祖宗,咱朱家出状元了!”“急什么!”马皇后拽住他,嗔道,“朱英还没认祖归宗呢,你倒先把他算进老朱家了?”“认不认都一样!”朱元璋回头,“这状元郎,比咱当年打赢陈友谅还痛快!咱老朱家,不光能打天下,还能出文曲星!”
马皇后扶额:“瞧把你高兴的,但是,太庙肯定是不能去的。要等朱英身份定了,才能去拜。”朱元璋点头,眸光锐利起来:“老四那混蛋,查了这么久,还没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