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213章 朱雄英暴揍朱允炆:我是皇长孙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3章 朱雄英暴揍朱允炆:我是皇长孙(2 / 5)

质疑,自然引得不少人随声附和。吕本见状,知道时机已到。

他缓步出列,脸上带着痛心的神色,对着朱标深深一揖:“殿下,齐、黄二位大人所言,正是老臣想说的。”

“我大明立国,以礼治国,以法安邦。朱英赈灾有功,老臣不敢否认,可他所用之法,却全然不合正礼“用鬼神恐吓乡绅,以名声裹挟勋贵,这等手段,纵能解一时之急,却失了朝廷体面,乱了上下尊卑。长此以往,恐让百姓觉得朝廷无正途可用,只信诡诈之术啊。”

“老臣以为,当即刻召回朱英,让他在朝堂之上向诸位大人解释清楚。一来可明辨其心,二来也能警示天下官吏,为官当守正道,不可妄用奇阴技巧。”

这番话看似公允,实则句句都在将朱英钉在“离经叛道”的柱子上。

殿内群臣再次点头,连几位原本中立的老臣也露出了赞同之色。

朱标沉默片刻,抬眼看向阶下,缓缓点头:“既如此,那就召朱英回京,问个清楚。”

一直默立的马天,微微侧过身,朝着礼科给事中铁铉递去一个眼神。

铁铉会意,大步跨出朝班。

他身材高大,站在殿中如一株青松,对着朱标抱拳朗声道:“殿下!若要召朱英回来解释,那上元县的允坟殿下,也该一并召回才是!”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谁都知道朱允效是太子嫡子,如今在上元县主持赈灾,一直被吕本等人赞为“仁德爱民”,铁铉竟要将他与朱英相提并论,还要召回来问话?

“放肆!”吕本厉声呵斥,“允坟殿下在上元县赈灾,调度有序,施粥及时,百姓无不称颂其仁德!他何错之有?需要回来解释什么?”

铁铉却冷笑一声:“何错之有?自然要解释!朝廷拨下的赈灾粮,为何到了上元县,不仅准时送达,还比原定数目多了三成?而江宁灾情更重,赈灾粮却迟迟不到,直到近日才送来第一批,且数量明显不足。若不是朱英想办法捐粮,那数万灾民此刻怕是早已冻毙饿死在雪地里了!”

“这其中的关节,允坟殿下身为皇长孙,难道不该向朝廷说个清楚?为何上元粮足,江宁粮缺?为何上元粮早,江宁粮迟?”

铁铉的声音掷地有声。

殿内瞬间安静下来,不少官员下意识地低下头。

他们何尝不知其中有猫腻,只是碍于吕本与东宫的情面,谁也不愿点破。

吕本的脸一阵红一阵白:“你放肆!”

“下官是放肆了。”铁铉向前踏出一步,气势更盛,“满朝文武,谁心里不清楚这里面的勾当?不过是不敢言罢了!吕大人,齐大人,黄大人,你们能骗得了天下百姓,难道还能骗得过自己的良心?”“上元的粮为何多了?江宁的粮为何迟了?是有人从中作梗,还是有人刻意偏袒?这些事,难道不该让允坟殿下回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说个明白?”

朱标一直紧锁着眉头,片刻的沉默后:“传孤的令,召朱允效,即刻回京!”

散朝后,百官们簇拥着走出大殿。

马天与李善长并肩而行,口中带着几分笑意:“老相国,这天寒地冻的,殿下不是早特许你不必来早朝了吗?何苦来受这份罪。”

“老夫身子骨还算硬朗,这点风雪还是受得住的。”李善长一笑。

马天微微含笑。

他知道,李善长坚持早朝,无非就是想证明自己还不老,身体硬朗,不到告老还乡的时候。“老相国,小夫人之死,有查到什么线索了吗?”马天凑近几步问。

李善长脸上的笑容淡了下去,缓缓摇了摇头:“没有。锦衣卫那边早就没动静了,蒋琥上次见了老夫,只说还在查。”

“小夫人性情温婉,平日里深居简出,怎么会平白无故地没了?会不会是得罪了什么人?”马天皱起眉,脚步下意识放慢。

“她一个弱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能得罪谁?”李善长反问,语气里带着几分自嘲,“或许真是命薄,撞上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马天拧了拧眉。

虽说与楚玉没什么真正的感情,但毕竟有过肌肤之亲啊。

如今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没了,实在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老相国这是不想再查了?”马天试探着问道。

李善长摆了摆手,十分淡定:“死了便死了,人走茶凉,再查下去又能如何?老夫回头再娶一个便“渣男啊。”

马天差点被这话噎住,强压着心头的不快,暗自翻了个白眼。。

李善长像是没察觉他的不满,继续道:“若是国舅有心追查,不妨去老夫府邸看看。楚玉的房间还保持着原样,或许能找到些什么蛛丝马迹。哎,老夫是真的老了,没那个精力折腾了。”

你特么再娶,就有精力了?

他心中暗骂,嘴上道:“好。我与小夫人也算是有过几面之缘,能帮她讨个公道,也是分内之事。”李善长淡淡一笑,那笑容里看不出是欣慰还是别的什么

坤宁宫。

朱元璋带着两封密折,递给马皇后,声音里带着兴奋:“你瞧瞧这个。”

马皇后放下针线,接过密折,展开信纸细细读着,眉头渐渐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