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常这个时辰,朱英早该陪着朱允通练完拳。
可今日他推开房门时,朱允通已经在读书了,昨夜在意识空间里耗了太多精神,连带着起床都比平时晚了。
还好,今天不用去早朝。
他揉着还有些发沉的太阳穴,慢悠悠走到院中的水井边洗漱。
冰凉的井水泼在脸上,终于清醒了。
抬头时,才发现后院已经满是春意:满院的花开的正盛;药圃里的各种药草也长得格外旺盛。朱英靠在廊下的木柱上,发了会儿呆。
而后,才迈开步子往前堂走。
进门,就看到戴清婉站在梨花木药柜前忙碌。
“早啊,叔母。”朱英笑着走上前。
戴清婉抬头瞪了他一眼:“跟你说过多少次了,我还没跟你马叔成亲,别这么叫。”
朱英忍着笑,故意一本正经地点头:“好的,叔母。”
戴清婉无奈地摇了摇头:“今天不去早朝?”
“嗯,先去格物院看看。”朱英摆摆手,转身就要往外走。
可他刚走到门口,迎面碰到徐妙云和朱高炽进来了。
“拜见王妃。”朱英躬身行礼。
“咱们之间,还这么客气?”徐妙云笑着抬手。
朱英直起身,目光落在朱高炽身上,忍不住笑了:“世子,有段时间没见你了,又圆了不少啊。”朱高炽苦着脸摊开手,圆圆的脸上满是委屈:“母妃把我关在府邸里,天天让我喝粥吃菜,非要我减重。”
“减啥肥啊,男孩子壮实点才好,想吃啥就吃啥,别委屈了自己。”朱英眨眼。
“你别胡说!”徐妙云立刻瞪了他一眼,“之前国舅给高炽看过,说他体脂太重,再胖下去不仅会得高血压,糖尿病这些基础病,甚至还会影响寿命。你当是闹着玩的?”
朱英满不在乎地摆摆手:“别听马叔的。”
徐妙云没好气地叉着腰:“你今天怎么反着来?以前你不还劝高炽多运动吗?”
朱英咧嘴一笑,没解释。
他直接拉起朱高炽的手腕,往后院的方向走:“走,世子,我带你去看看我种的药草,顺便吃点。”朱高炽眼睛一亮,立刻忘了减重的烦恼,快步跟了上去。
朱英带着朱高炽来到后院。
阳光正好落在桌面上,盘子里是戴清婉早上刚做的桂花糕和绿豆酥。
“随便吃。”朱英挥手。
果然,朱高炽的眼睛瞬间亮了,他几步跑到石凳前,也顾不上坐,胖乎乎的手直接伸到碟子里,先捏起一块桂花糕。
“好吃!”他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大口。
朱英在旁边的石凳上坐下,看着朱高炽狼吞虎咽的模样,忍不住笑了。
这世子虽生在王府,却没半点架子,性子憨直得很。
正吃着,朱高炽抬起头:“朱英哥哥,我能不能也来济安堂?跟允通一样,住在这儿,练拳读书。母妃总在王府里管着我,不让我吃这个,不让我吃那个,还天天让我跑圈减重,一点儿都不自在。”朱英眼中飞快地闪过一丝惊喜:“那得问你母妃,我是赞同的。你要是来了,我让允通陪你一起练拳,还让戴姨给你做更多点心。”
“好!”朱高炽重重地点头,“我一会儿就跟母妃说!我就说我要跟允通一起学本事,母妃肯定会同意的。”
他越想越高兴,手里的绿豆酥吃得更快了。
朱英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模样,笑道:“高炽啊,胖点没事。人生在世,怎么潇洒怎么来,想吃就吃,想玩就玩,别留遗憾。”
朱高炽似懂非懂,点了点头,手里的点心就没停过,一会儿功夫,碟子里的桂花糕就少了大半。“你慢慢吃,吃完了就去找允頫,他在那边读书呢。”朱英站起身,“我去格物院了。”
“好!朱英哥哥慢走。”朱高炽挥舞着胖乎乎的手。
朱英笑了笑,转身朝着门口走。
走到院门口时,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
朱高炽还坐在石桌前,胖乎乎的身子歪着,大口大口吃着。
朱英的目光暗了暗,低声自言自语:“我能不能重来,就看你什么时候死了。”
格物院。
朱英站在一台新造的纺纱机前。
这机器足有一人高,主体是选了结实的老槐木,工匠们把木身打磨得光滑发亮。
机器正面横排着四列黄铜纺锤,每列二十个,共八十个纺锤。
“朱大人,要试试试纺不?”旁边守着机器的工匠道。
朱英点头,工匠便弯腰握住机器侧面的木质曲柄,轻轻一摇。
木轴带着纺锤缓缓转动起来,纺锤上的棉絮被慢慢拉扯、拧成均匀的细线,顺着纺锤的转动缠在轴上,不过片刻的功夫,几十根细密紧实的棉线就纺好了,比寻常妇人手工纺的线更匀,也更结实。朱英盯着转动的纺锤,暗道:“这不就是珍妮纺纱机么?欧洲要到十八世纪才发明出来,咱们大明现在就造出来了,足足早了几百年!”
他想起现代历史课本里写的,正是纺纱机的改良拉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机器取代人工,效率呈几何倍提升,原本分散的家庭手工业,渐渐变成规模化的工坊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