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238章 朱元璋:朱英,把雄英还给咱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8章 朱元璋:朱英,把雄英还给咱(3 / 5)

如今这台机器,就是大明走向新局的起点。

效率提十倍,成本就能降七成,以前寻常百姓冬天只能裹着粗麻布,甚至有些百姓都没得穿。往后有了这机器,棉衣价格下来了,是不是就能让人人都穿得上暖和的棉衣?

还有纺织品出口,到时候外洋得用黄金、白银来换,大笔的银子流进大明国库,百姓有活干,国库有银存,这才是真正的盛世根基啊。

“朱英。”一个声音传来,打断了他的思绪。

朱英回头,见朱元璋大步走来。

“参见陛下!”朱英连忙上前。

朱元璋就快步走过来,伸手按住他的胳膊:“别惊动其他人,咱这几日在宫里憋得慌,闲得没事,来格物院瞧瞧你们这些新玩意儿。”

说罢,他的目光落在那台转动的纺纱机上。

“陛下你看,这是格物院新造的纺纱机。”朱英笑着上前,示意工匠再演示一遍。

朱元璋的眼睛越睁越大,问:“这机器好操作不?寻常妇人学几日能会?”

朱英指着机器道:“只要记着怎么摇曲柄、怎么续棉絮,一天就能上手。这机器一次能纺几十根棉线,效率是人工的十倍不止,这样纺出的棉线织成布、做成棉衣,成本能降七成。”

“那岂不是人人都有衣穿?”朱元璋像是看到了什么稀世珍宝。

他这辈子最见不得百姓受苦。

如今这台机器,竟能让那些苦日子里的人,都穿上暖和的棉衣?

“不仅如此!”朱英继续道,“陛下,我之前跟你说过开海、发展海外贸易的事。这棉衣、还有咱们改良的水力织布机织出的丝绸,运到西洋、南洋去,那些地方要么缺棉,要么没这么好的纺织手艺,到时候他们得用白银来换,可不是赚大把大把的白银?”

朱元璋缓缓点头:“格物院,还真是大明的新希望啊。”

半个时辰后。

碎石铺就的小道,朱英陪着朱元璋慢步走着。

“陛下,以后有空多来格物院走走。”朱英笑道,“下个月玄武湖那边,新造的战舰该下水了。那船身比当年陈友谅的巨舰还大,船上还装了洪武炮,到时候,还想请陛下给它命个名。”

朱元璋脚步顿了顿:“当真比陈友谅的战船还强?”

“强得多。”朱英点头,语气肯定,“工匠们反复试过,逆风的时候也能借帆力行船,就算遇上风暴,船身的榫卯结构也撑得住。”

朱元璋仰头大笑:“那该叫什么名好?”

朱英眼底亮着光,像是一片海洋:“洪武号啊!将来它带着大明的舰队横行海洋,把陛下的威名传到西洋、南洋去。”

“那咱就期待了。”朱元璋朗声大笑,伸手拍了拍朱英的肩膀:“你啊,还一直叫咱“陛下’?听着生分。”

朱英愣了愣。

没正式认祖归宗前,差一步都是错。

他斟酌着开口:“陛下,咱们不是说好了么?正式认祖归宗前,我还叫你陛下。等过了那道礼,再喊你皇爷爷。”

朱元璋缓缓点头,目光却飘远了。

“是啊,咱叫你朱英叫,了这么多年,早习惯了。现在再让咱叫雄英,倒觉得拗口,像在叫另一个人。”他感慨一声。

朱英听出他话里的苦涩,忙笑了笑:“陛下随便叫就好,不管叫什么,臣心里清楚自己的根在哪儿,清楚朱家待我有多好,这就够了。”

朱元璋转头看他,好一会儿后问:“你就不怨咱?这么多年了,一直没认你回朱家,没给你该有的身份。”

朱英怔了怔,随即摇了摇头。

“有啥可怨的?”朱英一笑,“朱家旺,大明强,我能跟着做这些事,比什么身份都强。”朱元璋没说话,只是看着他。

眼前的到底是朱英,还是雄英?

这么多年了,朱英就是恢复了记忆,还能做回雄英吗?

“你是不是也做惯了朱英?”他笑问。

朱英沉默了片刻,点头:“是啊,这么多年了,从在济安堂跟着马叔学医,到后来进格物院琢磨机器,大家都叫我朱英。”

朱元璋拧了拧眉。

他要的是雄英,是那个会撒娇,也会霸道的皇长孙,不是眼前这个沉稳得像个老臣、满脑子都是格物院和大明百姓的朱英。

想起诏狱里张定边的话,想起朝天观里周颠说的“魂叠之相”。

一个疯狂的念头,像藤蔓一样缠上心头。

雄英,你还在吗?你要是还在,能不能杀死朱英?

能不能把咱的皇长孙还给咱?

两个人出了格物院。

朱元璋走在前面,目光还恋恋不舍地往工坊方向看:“八十个纺锤一起转,寻常妇人一天就能上手,这要是推广开,咱大明百姓冬天就不愁没棉衣穿了。”

“陛下往后得空就常来,看看进展。不过眼下臣得去文华殿见太子殿下,治河的策案还有两处细节要敲定,你是要回宫吗?”朱英笑问。

朱元璋眉头一挑:“好不容易从宫里出来,哪能就这么回去?”

朱英一听,大手一挥:“那臣今天就请陛下吃顿好的,咱去太白楼。”

“好啊!咱倒要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