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264章 朱英抓秦王妃,为朱雄英报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4章 朱英抓秦王妃,为朱雄英报仇(3 / 5)

闪过一丝厉色:“我为了我大元,有错吗?我本就是大元的子民,为了复国,为了让族人不再受大明的压制,冒死传递情报,何错之有?”

朱英冷笑一声,目光锐利如刀:“你是没错,你只是忘了秦王对你的情意;你只是忘了皇后娘娘对你的照顾。你眼里只有你那亡了的大元,把所有人的真心心都当筹码,把自己的性命当赌注。可你有没有想过,元帝和那些草原贵族,根本没把你当回事!他们只是把你当一枚随时可以丢弃的工具。”

秦王妃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死死瞪着朱英,眼底满是被戳穿的愤怒。

朱英看着她失魂落魄的模样,摊了摊手:“陛下已经让人去通知秦王了,他在封地接到消息,应该很快就会来京。”

“你不审我吗?”秦王妃抬眼问。

朱英看着她,轻笑:“你毕竟是秦王的王妃,该给的体面,还是得给。审案的事,等秦王来了再说吧。”

说完,他大步离开。

文华殿。

朱标正与文武官员进行小朝会。

“父亲!大事不好!”

朱允蚊急匆匆进来,打断了议事,“朱英带着锦衣卫包围秦王府,还把秦王妃直接抓进刑部大牢了!”“什么?”

原本低声议事的群臣齐齐抬头,脸上满是大惊失色。

藩王妃乃是皇室亲眷,即便有错,也需先禀明朝廷、议定罪名,哪有直接派锦衣卫围府抓捕的道理?朱标猛地从案后站起来:“你说什么?朱英抓了秦王妃?”

朱允坟被父亲的反应吓了一跳,连忙点头:“儿臣刚从外面回来,街上都传疯了!千余锦衣卫围着秦王府,动静闹得极大,全京城的人都知道了。他这般大张旗鼓,丝毫不顾及皇家颜面啊。”

“允炊说得有理。”李善长躬身道,“殿下,秦王妃虽为草原出身,却是陛下亲封的藩王妃。朱尚书此举太过冒失,不仅会寒了诸王的心,更会让天下人质疑我朝法度,确实不妥。”

一旁的吕本也连忙附和:“李大人所言极是。朱尚书行事素来张扬,此次竞不与任何朝臣商议,直接抓捕藩王妃,未免也太目中无人了吧。”

“殿下,臣有话要说。”杨士奇从文官列中走出,“殿下,朱尚书素来稳重,绝非鲁莽之人。他敢调动锦衣卫围捕藩王妃,且闹得如此声势,依臣之见,必然是奉了陛下的旨意。若没有陛下旨意,谁能调动锦衣卫?他再大胆,也不敢动王妃啊。”

群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纷纷反应过来。

是啊,朱英虽受陛下信任,可也知道轻重,若没有圣意,怎会如此行事?

吕本却不愿就此罢休,语气带着几分不满:“即便奉了旨意,他抓人前,总该先来与殿下通个气吧?殿下乃是储君,主持朝政,他这般先斩后奏,眼中还有没有殿下?”

“吕大人此言差矣。”夏原吉立刻站出来反驳,“若是事态紧急呢?朱尚书今日并未前来参加早朝,想必是接到消息后便立刻行动,连入宫禀明殿下的时间都没有。若真是关乎通敌叛国之类的大事,稍有耽搁,恐生变故。”

“急到连跟殿下说一句的时间都没有?”齐德冷笑一声,“依我看,他就是仗着陛下宠信,越发肆无忌惮了!”

黄子澄也连忙附和:“便是事态紧急,若他先来与殿下商议,殿下再与群臣斟酌对策,也不会闹出这么大的动静。如今全京城都知道秦王妃被抓,百姓议论纷纷,皇家颜面何在?秦王府的颜面又何在?”“蠢材!”

杨士奇猛地转头,看向齐德与黄子澄,语气里满是讥笑,“两位大人只看到颜面,却没看到朱尚书的苦心!若秦王妃真的犯了重罪,比如通敌。朱尚书这般大张旗鼓地围府抓人,恰恰是为了保住秦王!”“他当着全京城人的面抓人,便是向所有人宣告,此事乃是秦王妃一人所为,与秦王无关!若是私下密捕,反倒会让流言四起,牵连秦王,到时候才是真的有损皇家颜面。朱尚书这是故意把事情闹大,好把秦王彻底摘出去。”

这话一出,殿内瞬间鸦雀无声。

群臣先是愣了愣,随即纷纷反应过来。

可不是嘛!若是秦王妃真有罪,公开抓捕才能撇清秦王的关系,若是偷偷摸摸,反倒会引人猜疑,认为秦王也牵涉其中。

先前只觉得朱英行事冒失,如今想来,竟是步步为营的苦心。

齐德与黄子澄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诸位都明白了,孤也明白了。”

朱标目光复杂地望着窗外,长长地叹了口气,“朱英这么做,不仅是为了保住秦王,也是为了孤啊。你们想想,若是他先来与孤商议,孤若是点头同意,那抓秦王妃的命令,便等同于孤下的;若是孤反对,又会延误时机。他不与孤商议,直接奉旨在外行事,便是把所有的骂名都揽在自己身上,不让孤陷入两难的境地。”

群臣连忙开始附和,说朱英行事果断,又心思缜密。

朱允蚊站在一旁,听着父亲的话,看着群臣的反应,脸色却越来越难看。

他原本以为朱英此举是鲁莽无礼,想借此在父亲面前非议朱英,却没料到朱英的深谋远虑,反倒显得自己浅薄无知。

“启禀殿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