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明:马皇后亲弟,开局救朱雄英> 第276章 朱英认祖归宗,老朱昭告天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76章 朱英认祖归宗,老朱昭告天下(1 / 5)

刑部大牢。

一个单间牢房里,刘公公就靠在最里面的墙根坐着,不像寻常囚犯那样缩成一团,双手交叠放在膝上,神色从容。

他没有半分惧色,似乎还带着一丝轻松,像是压在心头几十年的石头终于落了地。

朱英站在牢门前,目光落在刘公公身上。

在他的记忆里,刘公公在东宫,极为低调,虽然是东宫的太监总管,但存在感极低。

“知道为什么要抓你吗?”朱英抬眼问。

刘公公脸上是淡淡的笑,慢慢直了直身子,声音很平静:“自从知道海勒被国舅所杀,秦王妃又被关进这大牢,我就知道,这一天不远了。哎,这些年在东宫当差,白天伺候太子,晚上总梦见元大都的宫墙,倒不如现在这样,能踏实坐着。”

“你一个汉人,却甘心替元人的探马军司做事,就不怕死后没脸见列祖列宗?”朱英冷声问。刘公公非但没恼,反而轻笑了一声:“列祖列宗?我家祖上做过世侯,蒙元入主中原后,家族世代为官。若不是朱元璋推翻大元,我父亲不会被当成“元孽’砍头,我也不会被净身入宫,沦为一个伺候人的太监。大元于你们是亡国,于我家,却是世代的恩禄。”

“原来是汉奸之后。”朱英讥笑,“难怪会帮着探马军司做事,骨子里就流着认贼作父的血。”刘公公并没有发怒,眼神里还多了几分自豪:“朱大人,话可不能这么说。当年元军南下,南宋朝廷偏安一隅,文官忙着搜刮民脂民膏,武将要么临阵脱逃,要么拥兵自重,谁真的管过那些流离失所的百姓?”“我曾祖父当年为知府,元军破城的时候,他没像其他官员那样卷着金银跑路,而是打开府库,把存粮分给百姓,又跟元军将领谈判,是他保护了一方百姓。”

“怕死就怕死,找什么借口。”朱英冷哼一声,“若不是你祖上那些人贪生怕死,主动投降,开门献城,元军怎么会那么快就占领中原?汉人又怎么会受近百年的压迫?”

刘公公轻轻叹了口气:“罢了,都过去这么多年了,谁还会记得他们的功过是非?当年跟着元人做事的,后来跟着朱元璋的,说到底,不都是为了活下去?”

“朱大人,你也别跟我绕圈子了,你今天来,不是为了跟我争论这些陈年旧事的。你想问什么,就直接问吧,我知道的,都会告诉你。”

朱英盯着他看了片刻,问:“你当年,为什么要对我下痘毒?”

刘公公猛地一僵,眼里满是难以置信,方才那副从容淡然的模样荡然无存。

“你怎么知道?”刘公公的声音不再平静。

朱英冷冷道:“我记起来了,当年我在秦淮河畔摔倒,是你蹲下来,给我涂的那瓶药膏,那时候我年纪小,只觉得药膏凉,却忘了问你,一个东宫太监,怎么会随身带着治外伤的药?”

刘公公的脸色彻底白了,张了张嘴:“原来你真的是皇长孙。”

“我成为今天的朱英,都是因为你。”朱英目光如刀。

刘公公看着朱英眼底的恨意,他抬起手,像是想触碰他,又猛地缩了回去,垂落在身侧,微微颤抖。“你小时候,都是我带的啊。”刘公公的声音低了下去,眼眸垂落,“那时候你刚学会走路,总爱拽着我的衣角跑,宫里的点心,你只吃我给你拿的桂花糕。”

“然后你就用一瓶药膏,差点把我害死。”朱英打断他的话。

刘公公沉默了。

他低着头,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抬起头:“是我下的痘毒,是海勒指使我的。”

朱英的眉头皱得更紧,追问:“你们为什么要对一个孩子下手?我当时只有八岁,既没参与朝政,也没碍着你们任何人,对你们有什么威胁?”

刘公公看着他,缓缓摇了摇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只知道这是大元国师的命令,而且这个命令很特殊,跳过了探马军司的达鲁花赤,直接传给了海勒。我当时也问过海勒,可她只说照做就行,别多问。”“所以,连你们探马军司的达鲁花赤,都不知道这个计划?”朱英问。

刘公公点了点头:“确实不知道,海勒肯定是知道全部缘由的,她是国师的弟子。”

“她已经死了。”朱英冷道。

刘公公眼神里闪过一丝怀疑:“国舅杀她之前,就没问清楚这些?海勒的性子我知道,她不会轻易吐露实情,但国舅手段厉害,怎么会连一点有用的都没问出来?”

朱英一顿。

马叔当时到底问出了多少?海勒有没有在临死前隐瞒什么?大元国师为什么要毒一个八岁皇长孙?文华殿。

马天和朱英来找朱标,见朱元璋也在殿中,连忙拱手就要参拜。

“别假惺惺拜了。”朱元璋抬手打断他们,“正好你们都在,咱有件事要跟你们宣布。”

三人目光齐刷刷落在朱元璋身上。

朱元璋沉默了片刻,目光落在朱英身上:“年末太庙祭祀,咱要昭告天下,让朱英认祖归宗。从那天起,他就是咱大明的皇长孙,朱雄英。”

三人齐齐大惊。

朱元璋看着三人震惊的模样,瞪眼:“你们有意见?”

“没有!儿臣没有意见!”朱标连忙摇头,“儿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