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存的密函。
或许,某位身份特殊、绝不会留下话柄的中人。
或许,只是一个在某个看似无关紧要场合下的微微颔首。
方法有很多,关键是要做得浑然天成,不露痕迹,仿佛一切都是局势发展下的必然。
让四王意识到:此刻动手,引番邦作乱,正是趁朝廷主力被朔方军钉死在北疆、财政捉襟见肘、隆化帝对旧勋猜忌日深却又无力西顾的关键窗口。
机不可失!
只需西海燃起那恰到好处的一把火,不需要是燎原烈焰,只要形成朝廷无法忽视的叛旗,让狼烟升起。那他萧钦言的燃眉之急便迎刃而解!
朔方军出塞,自然会被自己上奏请求暂缓。
理由冠冕堂皇:国家财政有限,两线作战太过冒险,当以稳固内境、平息边患为第一要。
!帝国安危,高于一切。
届时,他萧钦言可以第一个站出来,忧心忡忡地痛陈厉害,力主暂停北征,全力稳固西线。他依然是那个老成谋国、虑事周全的萧相。
而林如海倾注全副心血的“疲虏之策”,那柄刺向突厥心脏的毒匕,就将胎死腹中,化为泡影。他林如海耗尽心血图谋的不世功勋,也将在西海的狼烟中化为乌有。
一步慢,步步慢,错过这个关键的战略窗口期,突厥得以休养生息,待元气恢复,朝廷再想重启如此规模的“疲虏之策”,难如登天,林如海借军功上位的图谋,必将彻底破产。
而他萧钦言,则以一次无懈可击的因势利导,化解了自己最大的政治危机。
没有通敌叛国,只是在稳固江山的大前提下,做出了似乎更稳妥的选择。
隆化帝或许会有不满,但绝不会震怒到对他这内阁首辅痛下杀手。
帝王的平衡术,依旧需要他这个磨刀石去牵制林如海。
一丝久违的、带着冰冷锋芒的精光在萧钦言眼底深处亮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