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大宋文豪> 第335章 毒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35章 毒计(2 / 4)

刘掌柜沉吟片刻后答道:“其中大项,如购新青瓦需三十贯;用杉木、松木等木料更换门窗需二十贯;漆料、铁件如门环、锁钥、钉铰等需十贯;青砖铺地、补墙并石灰、麻刀、黄土等泥瓦料需七十贯;淘井、砌灶、疏通沟渠杂项亦需二十贯. ..…若郎君要细细做来,估摸需两月光景,木匠、瓦匠、泥水匠、漆匠、小工合计需十五人左右,每人每月三到五贯不等的工钱,再加上每日的工食钱,拢共算下来亦是不小开销,跟购置材料所需花费也差不多了。”

陆北顾知其所言大致属实,东京人工物料俱贵,此数并非虚报。

“便依此数。”

他略一思忖,道:“我另有些要求,其一,正堂、书房之地板,需选用上好松木,刨光铺置;其二,所有新制门窗,皆力求雅致,勿要俗气;其三,院中依原样重铺青砖,并于东南角辟一小圃,以卵石砌边;其四,水井栏圈以新石凿换,务求洁净。”

刘掌柜见主家爽快且有见识,笑容更殷:“郎君放心,小老儿定然用心,只是不知郎君欲何时动工?需先付定钱三成,料银随用随支,工钱按旬结算,竣工后结清。”

“可,我先付一百贯定钱,一应事宜,便托付掌柜了。”

陆北顾当即定下。

此后数日,陆家老宅便热闹起来。

刘掌柜领着工匠入驻,先是小心翼翼将屋内尚能使用的旧家具移至院中覆以苦布,随后便是拆旧瓦、卸门窗、铲墙皮、起地砖等事宜,从早到晚“叮叮当当”响个不停。

陆北顾每日从宋庠府邸归来后必来察看进度,银钱如流水般花出去,宅院亦一日日换…. . . …眼瞅着新瓦覆顶,齐整如鳞;墙壁粉刷得雪白平整;地面青砖漫得严丝合缝;门窗安设妥当,款式雅致;小圃初成,待植花木。

陆北顾又额外花了八十贯,定做了一批榆木、榉木打造的床榻、桌案、柜架等家具,并订购了帘帷、席褥、烛台、盆盏等一应家用杂物,只待装修好把这些软装也都放进去。

而在他忙着学习和装修老宅的时候,其他人也没闲着。

这一日,天章阁侍讲值房内茶烟袅袅,杨安国正小心地将茶叶投入沸水翻涌的茶釜中,动作一丝不苟。他今日难得清闲,值房的门却被“咚咚”叩响。

杨安国被吓得手一抖,茶匙差点落入釜中。

“杨学士可在?”

他听出了声音是谁的,忙放下器具,整了整紫袍,心中纳罕欧阳修怎会来此?

“永叔快进来。”

杨安国扬声应道,脸上迅速堆起那标志性的、见牙不见眼的笑容。

身材有些发福的欧阳修推门而入,神色略显疲惫,酒糟鼻红红的。

他拱手见礼:“杨学士,叨扰了。”

“哪里哪里!蓬荜生辉!”

杨安国热情地将他迎至上座,亲自斟上一盏刚点好的新茶。

“尝尝老夫这点茶的手艺。”

欧阳修也不客套,接过茶盏啜了一口,赞道:“火候正好,手艺精进了不少啊。”

两人寒暄几句,无非是朝中风物、近日天气。

杨安国揣摩着欧阳修的来意,耐心等待着,他知道这位老友无事不登三宝殿。

果然,欧阳修放下茶盏,话锋一转,似是不经意地提起:“说起来,今科省元陆北顾,与我当年一样都就读于国子监广文馆,杨学士当真是慧眼识珠啊。”

听了这话,杨安国雪白的胡须微微颤动,脸上笑容更盛:“永叔过誉了!此子才学全赖自身勤勉,我国子监不过是为其备考略尽绵力罢了。”

他嘴上说着,心中却已了然,欧阳修此来必与陆北顾有关。

欧阳修微微颔首,目光落在窗外庭院新抽的柳枝上,语气里带了几分追忆:“老夫当年在广文馆时,那时“监元’虽非朝廷功名,却是解试前最要紧的一场大考之夺魁者,过去能夺“监元’者无不声名鹊起,士林瞩目,其中大多数人都能拿下开封府解元甚至礼部省试省元. ...可惜如今国子监势微,这“监元’之盛名,也久不得闻了。”

说到这里,欧阳修便开始低头喝茶,不再言语。

“监元。”

杨安国捻须的手指顿住,浑浊的眼珠瞬间亮了起来。

他如何不明白欧阳修提及此事的用意?

陆北顾已是省元,殿试在即,若殿试再中状元,便是“连中三元”追平了宋庠和冯京,已是不世出的荣耀。

可若在此之前,能再为他添上一个“监元”的名头呢?

不含任何水分的“连中三元”固然惊人,但冯京已然做到,可若是“连中四元”,监元、解元、省元、状元,这将是何等空前绝后、震动天下的噱头?!

一这就是足以照亮整个国子监门楣的金字招牌啊!

这念头一起,便如野火燎原,再也按捺不住。

杨安国只觉得一股热血涌上头顶,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几十年前国子监鼎盛时期的辉煌景象,父辈执掌时门庭若市的荣光,仿佛都在眼前重现。

国子监沉寂太久了,太需要这样一场惊天动地的造势了!

“永叔所言极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