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已经在飞机上了。”
“什么?”黎丽一惊:“这么快?”
“恩。”
“那小齐对你去这么远的事就没什么表示?”她这个当妈的不能去,小齐这个当老公的总该把人送过去,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吧?
宋迟玉无声叹了口气。
“妈,我知道你关心我,但是他也他自己的事情,我能处理的事情就不要麻烦他了。”
“可是这么大的事……”
“妈,我这么大人了,出远门还带老公妈妈会让人笑的。”宋迟玉实在拗不过她,只能搬出这个理由,
“好吧。”
“你也别再给齐砚舟打电话说这件事了,他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总是让他为难。”
*
宋迟玉在地址这件事和黎丽说了谎。
她要去得发掘点处于两个省的交界地带,丝绸之路必经的咽喉要道,周围全是茫茫戈壁,别说县城了,距离附近最近的一个镇都有四十多公里。从这边过去也没有直达航班,只能先坐飞机到省会城市,而后坐绿皮火车过去。
来接他们的人,除了是此次项目的领队赵秋,和他的两个研究生。路上,赵秋生怕他们跑了似的,一直在宽慰他们,说这里就是路况差了点儿,工作站那边的环境都是很好的,房子是新修的,两层高,通电通网通水,二十四小时都有热水供应,门口还有一个篮球场。
宋迟玉欲言又止的看着窗外。
如果不是确定对方的身份,她都想跳车求生了。白色的面包车驶出国道,穿梭在层层叠叠的山丘之中,周遭被风侵蚀的山丘形成独特的雅丹地貌,方圆百里荒无人烟,车轮碾过的地方都激起一窗沙尘。
“那这儿条件是真的很好了。”坐在宋迟玉旁边的考古队同事点头道。
宋迟玉难以置信回头看了他一眼。
以为他在奉承对方,没曾想对方一脸真挚,显然是打心眼里这样认为。
“这边就是晚上野生动物多一点儿,只要不出工作站都是安全的。”赵秋坐在副驾驶回应道。
“什么野生动物?”宋迟玉警觉的问道。
“主要是蜥蜴,黄羊,野骆驼,狐狸,狼有,但是没怎么见过。”赵秋看了一眼手里的地质罗盘,向着挡风玻璃指了指回道。
难怪让她来呢。
宋迟玉舔着嘴唇点了点头。
“宋老师平时都是在文物修复室,没有怎么出过野外。”
“没事,我们这边也不用下坑,”赵秋为了缓解她的紧张,笑了笑,正准备说话,一旁开车的学生忽然压低声音道:“赵老师,又有新的车辙了。”
赵秋仿若未闻,继续对着宋迟玉道:“现在负责文物修复的只有一个老师傅,他那个人人不坏,就是脾气有点大,性子急,你别搭理他就行了。”
宋迟有有些心不在焉,对他学生那句话耿耿于怀,可是整车人除了她和赵秋,其他人似乎都没听见,她也不好大张旗鼓的追问。
等到了工作站,其他人陆陆续续下了车,宋迟玉才小声询问:“赵老师,请问刚才说的车辙是什么意思?”
赵秋愣了一下,随后才意识到他听见自己学生的话了,无奈的笑了笑:“偷猎的。”
“什么?”宋迟玉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不是和你说过这里有很多野生动物吗?就有人伪装成自驾车队进来偷猎的。”赵秋的眉头不自觉皱起,但依旧强颜欢笑道:“我已经上报过林业局了,不用太过担心。”
宋迟玉将信将疑。
可是见他不愿意说,宋迟玉也不便再追问下去。
考古工作站的环境的确如赵秋形容的一样,比起沿途荒无人烟的荒漠,这里还能看到一些绿植,几里外还能看到村庄和人烟。目前整个工作站只有十几个工作人员,所以原本计划住四个人的宿舍,现在基本入住即单间。
工作站位于这一片的高处,站在大院门口就能看见已经围起来的发掘点。
宋迟玉工作的地方在一楼,宿舍在二楼,她埋头收拾的东西的时候,不经意扫到一抹荒漠下的落日。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忽然觉得这里也没有想象中那么糟。
她把床铺铺好以后,院子里便有人招呼他们下楼吃饭。
宋迟玉拿着饭盒下楼,赵秋负责开车的那个学生正好从食堂里出来,神色匆匆向着停在路边的面包车走去。
宋迟玉不明所以,赵秋解释道:“工地那边出了点事,他去看看就回来。”
其他人也不在意,宋迟玉也不好多问。
吃饭的时候,她并没有看到赵秋口中那个脾气大的老师傅,听其他工作人员说,老师傅从来不在这里吃饭,也不在这边住。除了上班时间,其余时间都不见人。
“那他吃住都在哪儿?”
“听说他在下面的村庄找了一个老婆,应该都在那边吧?”
“啊?”宋迟玉一惊。
回答她的工作人员也不是很了解,面对她的质疑也只能无奈的耸耸肩:“没办法,他不跟我们说话,我们也不了解,这些都还是听厨房阿姨说的。”
“那厨房阿姨怎么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