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闾阖梦(三)
说来惭愧,原来我这一场急病竞是中了毒。交河城是高昌故国的重要城镇,遗老遗少们怀念死去的国王魏文泰,不大愿意融入大唐。
自从安西都护府成立以来,郭孝恪全面接管高昌人民的治理工作,三不五时就有人对他进行拙劣的暗杀。
手段包括但不限于:
在他巡逻时,指使一只勇猛的骆驼冲向他的命门;在他带领农民耕种时,假扮稻草人守株待兔,冷不丁刺出一刀;在他教导大伙如何使用水车时,将他连人带水车推下泥沟。
都护府的水井是遗老遗少的重点攻打对象,郭孝恪挖一口他们堵一口,挖一口他们丢一只死老鼠进去。这回知道我与思摩来了,这伙人连着丢了十几只列老鼠,计划将我们一网打尽。
幸而我们来到安西的当晚喝了酒,不渴,所以没喝水,不然我决计是要死在这里的。只是那十几具小尸体的威力实在不容小觑,我只打水洗了个澡而已,竟然也快没了半条命。
至于郭孝恪和阿史那思摩为什么没事儿一一他们俩是武将,大唐武将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洗澡。“还是洗洗罢。”我苦口婆心地劝告他们两个,“圣人交代礼部来着,让我们重点抓一下将军们的仪容仪表。你说你们一天到晚臭气熏天地活着多寒惨啊?这对大唐军容风纪的影响也不好啊。”
思摩坦然地抬起臂膀,展示自己的腋下:“我洗过澡了,不信你闻闻。”“什么时候洗的?”
“去年三月份。”
我一手捏鼻子,一手指门口:“你自己打水去。”难以想象我昏迷不醒的几天里发生了多少事。原本我与思摩是要顺路去一趟薛延陀与西突厥,与他们的可汗谈一谈的。可我病了,圣人不敢让思摩自己去,只好教郭孝恪委派译语人传达指示。因此坏了菜。
圣人只是想告诉对方:“你我约为兄弟,毋使害边境,有盗则入,降者不得受,俱欲甯边息民,告事而已"①,两方互不侵犯,和平共处。可郭孝恪是个耿直的河南许州好汉,瓦岗寨出身,原来是英国公李勒的部曲②。他半点儿也不清楚外交用语,好好的话经由他的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咦,怎个龟孙儿!你们胆敢碰我们半根指头,我打得你找不着牙!”这直接导致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很愤怒,他愤怒地将译语人们关进羊圈,愤怒地袭击了大唐的伊州,又被郭孝恪愤怒地击败。③译语人们被羁押几个昼夜,委屈得哭哭啼啼,争先恐后向我投诉郭孝恪。“你骂人干嘛?你不会好好说话么?“我觉得自己快要昏过去了,我还是死了的好。
郭孝恪也很委屈:“你不是不知道圣人的口气,说什么都像骂人祖宗。我已经尽力往温和的方向表达,兴许是翻译得不好罢。”此话一出可了不得,译语人们炸了锅似的大声吵嚷:“不可能!郎中,我的水平你是了解的,我突厥语一甲!”
思摩开怀大笑,安慰他们道:“我证明,我证明,的确很好。”安西都护府的译语人们是从鸿胪寺借调来的,与郭孝恪其实很亲密。想当初郭孝恪头一回给我写信,就是为了商量译语人的待遇问题。他们都是背井离乡的人,在遥远的边陲相依为命。称得上没有血缘的亲人了。我看着译语人们指着郭孝恪骂,这五大三粗的武夫起初还能回嘴几句,渐渐被这起文官骂得没脾气,就这样站在那里,窝囊的倭瓜似的,任由他们发泄惑火。
“闭嘴,谁让你们这么和大都护说话?!"耳边嗡嗡直响,吵得我脑仁疼,“我请你们吃饭,自己挑馆子去。”
根据《安西都护府第一个五年发展规划》,郭孝恪需要在西州、庭州、伊州基本完成租庸调制度的推广改造,从无到有建设水利工程,为归顺大唐的当地居民″解决吃穿用″。
为了提高人均收入水平,郭孝恪鼓励边疆的大唐人都来安西开饭馆,也让当地人感受感受中原美食。
只可惜掌柜们入乡随俗得太快,一年过去,中原食肆纷纷根据西域人的胃口改良起来,教译语人们挑不出一家地道的家乡菜。长安菜,葫芦鸡烤得太油,不予考虑;杭州菜,鱼竟然放醋,不可理喻;巴蜀菜,椒姜鸡竞然半点儿辣子也不放,改成糖醋口的,简直疯了。挑挑拣拣,只有洛阳人的面馆岿然不动一-西域人爱吃不吃,我自擀我的面。
我有点儿不好意思,千里迢迢来探望我的属下,到头来请人家吃面条,哪有这么抠门的上司?
“没关系,没关系,大都护的家乡离洛阳不远,他喜欢吃。"译语人之中最机灵的那一位悄悄对我说。
我捂着腮帮子打趣他:“嗳呀,酸死我了。这么疼他,从前也不见你们这么疼我啊。”
他嘿嘿笑,不好意思地挠起头来。
“黑了,晒的。”我上上下下观察他的变化,“有没有人欺负你们?遇到困难要反映啊。”
“没有,你放心罢。"译语人道,“原先确实有高昌人为难我们,将我们的马放跑或是什么的,可都教大都护罚走了。到头来,这些人只逮着大都护欺负,但凡大都护自己不连累我们,我们过得好着呢。”爱,呆瓜,呆瓜。
欺负大都护,可不就是欺负你们么?
覆巢之下无完卵,人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