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四合院之傻根的逆袭> 第293章 擦去痕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3章 擦去痕迹(1 / 2)

书房内,牛根生静立片刻,那丝因杀戮而产生的微弱不适感,如同滴入沸水的冰晶,迅速消融在他磅礴的气血与坚定的心志之中。

他并非嗜杀之人,但守护之刃,有时亦需染血方能锋利。

今夜之事,无关个人恩怨,乃是时代洪流下的暗礁清理,他心中并无挂碍。

然而,那百余具尸首与整艘“海狐号”仍在他的空间之内,需妥善处理,不留丝毫痕迹。

他的感知再次延伸,这一次并非为了杀戮,而是搜寻港岛周边海域的地理信息。

记忆与感知结合,迅速锁定了一处合适的地点一一位于港岛以西一片偏僻海域,那里有一艘战争时期被击沉、半埋于淤泥之中的货轮残骸,船体非常大,位置隐蔽,水深足够,且少有船只经过。心念一动,他的身影再次于书房中消失。

下一刻,他已悬停在那片漆黑的海域上空。

夜风呼啸,脚下海浪轻涌。

他强大的精神力隔绝了自身的一切气息与声音。

没有丝毫犹豫,他操控着空间之力。

那艘千吨级的“海狐号”以及船内仓库里所有的尸体,被一股无形巨力精准地“放置”进了那艘海底沉船的巨大破口内部。

沉重的船体缓缓沉入沉船缺口,激起一片浑浊的泥沙,形成了很大的一片漩涡,但随着时间流逝,很快便被海水抚平。

那是海狐号里面的空气被巨量排出导致。

但是在海底,另有剧烈动荡。

“轰隆隆……”

海底传来一阵低沉的闷响,那艘本就腐朽的沉船结构在空泡引发巨力下开始加速坍塌,大量的淤泥、杂物被震荡掀起,又缓缓落下,将“海狐号”及其携带的所有秘密,彻底掩埋、封存在了数十米深的海底墓穴之中。

做完这一切,牛根生感知确认无误,身影再次消失,回到了家中书房。

整个过程,不过短短几分钟。

浩瀚海洋的一角,无声地吞没了一场惊天变故的所有证据。

接下来的三日,牛根生深居简出。

他谢绝了大部分访客,对外宣称是因之前“灵感进发”后需要静心整理技术思路。

白日里,他多半时间陪伴在俞兰馨和六个孩子身边,享受着初为人父的温馨与忙碌,用家庭的暖意悄然中和着心中那夜带来的最后一丝冰冷杀伐之气。

但孩子是敏感的,刚一开始,牛根生一抱就哭,让他悻悻然。

俞兰馨也是敏感的,她察觉到了牛根生身上细微的变化,但她什么都没有说。

而在夜晚书房独处之时,他并未立刻投入太过于复杂的设计图绘制。

而是铺开纸张,拿起铅笔,将脑海中那三种经过优化改进的机床设计思路,以简略的结构框图、原理示意图和关键参数列表的形式,快速勾勒出来。

笔尖在纸上沙沙作响,线条流畅而精准。

克林贝格滚齿机的结构强化与阻尼设计、斯图德磨床的极致机械工艺优化、梅塞施密特剪板机的双泵供油液压回路……一个个超越时代却又立足现有工业基础的核心创新点,被高度浓缩地呈现于纸面。这些图纸并非可供直接生产的详图,更像是一份份高度凝练的“设计纲领”和“技术可行性方案”。它们证明了思路的成熟与价值的巨大,足以让任何顶尖工程师为之震撼并看到实现的清晰路径,但最核心的细节、工艺诀窍,仍牢牢掌握在牛根生的脑海之中。

这是他有意为之。

一来,详细设计需要耗费巨大精力,非短期内能完成;二来,这也是一种必要的自我保护和技术控制。交出概念证明价值,保留核心以待其时。

三日后,牛根生“出关”。

他身上的最后一丝隐晦气息从内到外已完全平复,眼神温润深邃,仿佛只是一个沉浸于技术世界和家庭幸福的普通学者与父亲。

他将那三份简略却意义重大的设计图仔细收好,放入一个普通的公文袋中。

交给了负责安全的黄家伟。

他知道,当返回京城之期到来时,这三份提前回去的图纸,将会是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的“工作报告”就在牛根生“闭关”的这三日,港岛的暗世界却因一场突如其来的“蒸发”事件,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东南岛方面及其背后的某些势力,发现自己一支精锐的行动小队、一整船的宝贵物资以及至关重要的合作方代表,在预定时间彻底失去了联系。

他们像人间蒸发一样,消失在了港岛那个迷雾笼罩的夜晚。

最初的怀疑指向了港英当局的突袭,或是内地方面的强力拦截。

但多方打探之下,双方竟都对此事一无所知,现场更没有留下任何打斗、抓捕或运输的痕迹。一切干净得令人窒息,仿佛那百多号人和千吨货轮从未存在过。

恐慌与猜疑开始在特定圈子里蔓延。

究竟是什么力量,能如此干净利落、无声无息地做到这一切?

是某种未知的高科技手段?

还是……某种无法理解的超自然力量?

这个年代里,海上奇奇怪怪的传说简直不要太多。

例如什么幽灵船之类。

各种离奇的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