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朱棣:我家老四,在搞工业革命?> 第96章 朝堂轮对,物格而后知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6章 朝堂轮对,物格而后知至(1 / 2)

在大明一朝,言官是一个很特殊的存在,主要是都察院御史和六科给事中组成,品级不高,但权势极重一般来说,言官的职责包括但不限于规谏皇帝、左右言路、弹劾百官、按察地方等。

可以说,朝廷上下,就没有言官不能说的地方,而且这些人身处清水衙门,钱财是不敢想了,只能以直博名,换个好名声。

于是,言官就成了皇帝和手握大权的重臣最讨厌的一群人,每每有什么国家大事,这群人都要跳出来指手画脚。

比如此时,一听朱棣要大动干戈,就有人迫不及待要出来劝阻了,这人是个御史,唤作任永良,一个七品小官。

眼见此人出列,朱棣便抬起眼来,淡淡道:“爱卿有何事要奏,若是与变法无关,便向内阁递个折子即可!”

而他如此一问话,任永良便持朝笏一拜道:“陛下,微臣奏报,便与这变法有关!”

“方才听得圣旨云以太子殿下统筹新学,一改旧制,并改翰林院为文学院,不再增加翰林。”“斗胆敢问陛下所谓新学为何学?旧制又是何制?莫不是陛下要改之学,乃是圣人之言,要改之制,乃是科举旧制?”

“若真是如此,下臣敢情陛下收回成命,不然一旦广而告之,必惹天下读书人之唾骂!”

他这一冲锋,众人便找到了进攻的方向,眼下虽然皇帝要行变法,可终究变法还没落地,他们找不到攻击的地方。

然则变法之前,皇上要改什么新学,这就是一个大问题!他们都是学习圣人之言至今,可见这就是朱棣口中的旧学。

那么到底什么是新学?什么又是旧制?改了之后,他们以后还怎么为圣人立言?

想到此处,一时间便有几个御史,握紧了朝笏,准备带头冲锋,好好在朝堂上露露脸。

朱棣见此,自是一阵头疼,索性看向了朱高烜道:“老四,你来给大家说说什么叫新学!”其实今天从一开始,朱高烜和朱高煦等人就在朝堂上,不过因为他们身份高贵,自然不是和朝臣一同入门。

此时也是站在文官之首,一直默默无言,听得朱棣的召唤,他便出列领旨,又看向了御史道:“敢问这位先生,高姓大名?”

见朱高烜亲自奏对,任永良不敢怠慢,急忙行礼道:“回琼王殿下,小姓任,名永良,字忠之!”“原来是任先生!”朱高爆问着,点头笑道:“那不知任先生以为,这学问是新的好,还是旧的好?”“当然是旧的好!”任永良想也不想便道:“如今我等所习经义,皆是古时得来,有此旧学,方有如今学问之盛!”

“好,很好!”朱高烜见他如此,便又笑道:“那敢问程朱理学是新学还是旧学?”

“这 ..”任永良闻之,顿时一愣,突然意识到事情不对劲,他本以为朱高燈要用新学和旧学比,下意识就肯定了旧学的好处。

可没想到朱高曦话锋一转问起了程朱理学,相比四书五经来说,程朱理学当然算是旧学了!偏偏程朱理学是现在官方影响力最大的学派,没有之一,一旦他再说旧学好,那朱高烜直接来个改的是程朱理学,那他就有些被动了!

想了片刻,他便皱眉道:“比之圣人言,程朱理学自然是新学,然则理学乃代圣人立言,虽是新学,却也不差多少!”

可他一说出这话,朱高媾便哦了一声,又笑问道:“那依任大人这话,是不是代圣人立言,这新学便可推行了?”

“这....这 ....”任永良再次哑口无言,他没想到,这个琼王会如此难缠,逮着一点问题就不放手!而这个问题也不好回答,万一对面说自己的新学就是在代圣人,他还能怎么去驳斥?

“这还需得看着新学到底是什么学问!”犹豫了片刻,他沉声道:“若是借代圣人立言而一派胡言,那新学便不可推行!”

“如此就对了!”朱高燈突然看向众臣道:“方才任大人询问何为新学,烜不妨在此告诉诸位,新学名叫科学!”

“若说科学二字,诸位听着或许有点陌生,咱们不妨再简化一些,所谓科学,便是探寻万物之理,与圣人之言殊途同归!”

“诸位休要觉得立了新学,便要摒弃旧学,实则新学与旧学,乃是传承关系,昔日理学曾言,认为万事万物各有一理,此为分殊;物、人各自之理都源于天理,此为理一;”

“而要如何靠近此理?先贤提出的方法乃是格物致知!依我观之,先贤虽提出了格物致知之法,却未阐明如何去格物,故区区斗胆,首创物理化学等法,用以格物!”

“所谓物理,便是格出万物之理,以为己用,比如当今天下,皆以物往下落为寻常之事,何人去探寻过其中之理?”

“又比如以锅置水,赋于火上,水便会化为白气升起,此皆诸位日常所见之事,何人知晓其中之理?”“故物理便是探寻万物之法,而化学亦为探知万物之法,二者何归一处,便是这格物致知之法!”“此等学问皆是发扬圣人学问之事,亦是代圣人立言,与程朱理学何异?如何便行不得?”“可是,探知彼等之法,又有何用?”见朱高烜一番话语直接将新学和儒家学说联系了起来,任永良便皱眉道:“似殿下所言之事,知晓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