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画面,很快就切换到了楚营。
当刘邦的使者到来时候,项羽的脸上还露出不耐之色。
“刘季小儿,打算朝孤求饶了?”
当他接过信使,展开刘邦的书信的时候,脸上轻蔑的神色,突然间脸色大变。
女主播的声音,更是在此刻带着一丝悲戚:
“在信中,刘邦首先痛陈了自己兵败的惨状,将士死伤无数,家眷更是沦陷于敌手,言辞恳切,为之动容。”
“随即,他话锋一转,开始“盛赞’项羽:“霸王神威盖世,坐拥江东形胜之地,虎踞龙盘,诚乃天下反秦之盟主。’”
““然,当季与秦贼血战中原,为天下先驱之时,不知霸王之兵,安在?’”
毫无疑问,这些话就是公开指责,怒骂项羽。
“信的最后,刘邦继续写道:“今季势已孤,不日将亡于秦;季死不足惜,然季死之后,秦帝必将集结全国之力,南下与霸王决一死战。’”
“季在此,预祝霸王能独力抗秦,为天下苍生,再造乾坤!”
“这封信,可以说是陈平计谋的巅峰之作!”
“它以求援为借口,实际上把项羽架在了火上烤,将刘邦塑造成了彻底的“悲情英雄’,更是把项羽描绘成为了一个见死不救,坐视盟友覆灭的自私笑容!”
“这封信一旦传遍天下,项羽的“盟主’道义制高点,将荡然无存!”
而天幕画面中,项羽看到此信,脸上随即就在此刻露出了怒色。
“刘季小儿,安敢欺孤!”
暴怒的项羽,当即就要斩杀使者,案几更是一剑被项羽劈裂。
不过,使者的神色从容,显然早已经心存死志,哪里会在意暴怒的项羽。
项羽在此刻,也是陷入了纠结,那就是出兵救刘邦,他心有不甘,且秦军势大;不出兵,则尽失天下人心,盟主之位将名存实亡。
“霸王明鉴,刘季当初背信弃义,想要窃取关中之功,理应有此下场。”
一旁的项伯抱拳说道,表情带着一丝不屑,“如今兵败求援,还以如此态度来指责霸王,实属不该。”帐下诸将更是纷纷附和,言语间尽是对于刘邦的羞辱和嘲讽。
就在这时候,帐帘猛然地被掀开,须发皆白的亚父范增,则是拄着一根鸠杖,颤颤巍巍地闯了进来。“亚父?!”
项羽有些头疼的看着范增,他知晓范增过来又是来劝自己的。
“霸王!”
范增叹了口气,声音嘶哑的道,“你万万不可坐视刘邦就此覆灭啊!”
项羽眉头一皱:“亚父何出此言?刘季不仁,我何必有义?”
他还是那个态度,在项羽眼中是刘邦对不起自己,自己不去救他理所应当。
加之巨鹿之战兵败,如今他还在休养生息,冒然整军备战应对秦军的话,等待他的可能就是大败了。所以,项羽不敢赌,更不敢为了刘季而冒险。
“霸王,您就听老朽一句劝吧。”
范增将拐杖重重地摔在地上,老眼浑浊的泪水滚滚而下,那双枯瘦的手更是抓住了项羽的臂膀,“此非“仁义’之争,而是关乎楚国兴亡的存亡之决啊。”
“唇亡齿寒,今日秦军能够以十万之众,逼得刘邦不如绝境。”
“若是让秦军尽得中原膏腴之地,收编刘邦数万降卒,再挟大胜之威南下,届时我大楚要面临的就是秦国的倾国之力。”
他老泪纵横,几乎哀求道,“霸王,刘邦虽然是小人,但是他此刻却是我大楚在北方的唯一屏障!”“您若是不救刘邦,他日秦军压境,天下诸侯,又会有谁来救我大楚?!”
这番泣血之言,终于让狂傲的项羽有了一丝动容。
帐内,烛火摇曳,映照着他那张阴晴不定的脸。
这时候,大将季布出列,抱拳而道:“霸王,亚父所言虽是老成谋国之言,然我军巨鹿新败,士气未复,此时与秦军主力硬拼,实非明智。”
“但如今时局,我们也理应做出姿态,做出援助刘邦的姿态,不然天下诸侯这边,怕是会失之人心。”此番话语,正中项羽下怀。
最终,项羽做出了一个折中、足以改变天下格局的决定。
“传我将令!”项羽的声音依旧霸气无双,“命钟离昧,率兵三万,北上袭扰秦军侧翼,不必决战,只需做出救援刘邦之姿态即可!”
“其余主力,随我沿江东进,整合江东各部,稳固后方!”
天幕画面上,女主播小紫苑的声音作为旁白,再次响起。
语气里,更是带着一丝惋惜:“在决定天下走向的关键时刻,西楚霸王最终选择了个人的骄傲与眼前的利益,而非长远的战略大局。”
“他的这个决定,不仅寒了天下诸侯之心,也为自己日后的孤立无援,埋下了致命的伏笔。”现实,章台殿内。
赢政看着天幕项羽的失策,久久不语,范增的那句“谁还会来救我大楚”,让他联想到了大秦的处境。而刚才赢辰的话让赢政想到,那就是大秦代表的是什么,代表的是天下万民的“公义’!
帝王要做的是调节各方的利益,让大秦这艘大船能够平稳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