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第180章 今天动的是田,明天动的是盐,后天动的就是我们的脑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80章 今天动的是田,明天动的是盐,后天动的就是我们的脑袋(2 / 3)

锦衣卫再凶,手也伸不了那么长,江南之地水网密布总有疏漏之处,大不了这阵子风头紧,换个小码头,多花些银子总能找到出路。

可真正让他们感到彻骨寒意的,是另一个从福建传来的足以让所有海上势力肝胆俱裂的消息一一郑芝龙,那个盘踞在海上,连官军水师都无可奈何的“海皇帝”,竟然…被真正的皇帝招安了!那位曾经与他们把酒言欢,半是合作伙伴半是勒索者的海上霸主,那位收着他们巨额孝敬,为他们的走私船队保驾护航的男人,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皇帝亲封的靖海提督!

他麾下那支纵横四海所向披靡的庞大舰队,不再是他们可以花钱买通的保护伞,而是成了朝廷悬在他们头顶的另一柄更加锋利致命的铡刀!

锦衣卫在岸上堵死了港口,郑芝龙在海上封锁了航路。

这是真正意义上的……陆上无路,海里无门!

皇帝整顿海防,禁绝走私的决心,已经不再是一句空洞的威胁,而是化作了一张从天到海将他们死死困住的巨网。

那冰冷的刀锋已然触及了他们咽喉的肌肤,只待那位年轻的皇帝一个念头,便能轻易地划破血管。再往后,是一个身着暗色团花锦袍的中年人。

即便是在如此狼狈的雨夜,他身上的衣料依旧光华流转,显然是价值千金的蜀锦。

然而这华贵的丝绸,此刻却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一般,被他后背渗出的冷汗浸得透湿。

汪海,扬州盐商总会的大总管,背后站着的是整个富可敌国的徽商集团。

盐,是他们的命根子。

百十年来他们依靠着朝廷的盐引垄断经营,早已将这白色的金子变成了家族血脉中流淌的一部分。他们甚至有能力左右一省官员的升迁,有能力在京城养起一支庞大的清流队伍为他们的利益发声。可那位高居御座之上的年轻天子却要釜底抽薪!

“盐铁司”,一个怪物衙门即将在京城设立。

这个衙门的目的只有一个一一将盐铁之利,尽数收归国有。

这已经不是从他们身上割肉了,这是要将他们连皮带骨整个吞下去!

汪海的鼻腔里似乎已经能闻到一股遥远的,从京城菜市口飘来的血腥味。

人群的末流是两个年轻人。

张溥和张采,复社的领袖,江南士林新一代的翘楚。

与其他人的恐惧和贪婪不同,他们的脸上,更多的是理想被现实无情碾碎后的愤怒与不甘。田产、海贸、盐利……这些在他们看来,固然重要,但都只是表层,而皇帝正在做的,是在动摇他们,乃至是整个大明的根!

新皇下旨,要在科举中,增设“算学”、“格物”等“奇技淫巧”之科,并且大幅削减了经义策论的比重。

这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圣贤之道,千百年来指引着华夏文明的方向,如今,竟要与那些匠人之术相提并论?

更有甚者,京师国子监,竟开始翻译、刊印那些来自西洋的所谓科学典籍,内容涉及天文、地理、人体……这在他们看来,简直是离经叛道,是以夷变夏!

皇帝要做的不仅仅是砸掉他们这些读书人“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的饭碗。

他这是在掘读书人的根,刨的是孔孟的圣贤坟!他要毁掉的,是士人安身立命引以为傲的纲常与道统!在这些年轻人看来,杀人夺财不过是毁人一身。

而皇帝此举是为诛心,是为灭道!乃毁弃礼乐,颠覆人伦之大罪!

一行人各怀心事,面色凝重地穿过重重庭院,最终抵达了书院最深处的一间讲堂。

这里曾是东林党魁们议论国是、品评天下人物的地方。

此刻,讲堂内只点着数根粗大的牛油蜡烛,烛火昏黄,光线不足,在墙壁和梁柱上投下巨大而扭曲的影子,如同蛰伏的鬼怪。

讲堂正中,一张宽大的紫檀木长案后端坐着一个须发皆白但精神寮铄的老者。

钱谦益。

曾经的礼部侍郎,他的脸上不见了往日的从容与自负,脸上是前所未有的凝重。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走进讲堂的人,眼神深邃,仿佛能看穿他们内心深处最隐秘的恐惧。

在他的左手边坐着钱龙锡。

与钱谦益的深沉不同,钱龙锡的眼神锐利如鹰,仿佛随时准备扑向猎物。

所有人都到齐了。

最后进来的人,反手将那扇厚重的木门从内里死死门上。

“咯哒”一声,门栓落下的声音在这空旷的讲堂里显得格外刺耳。

这一声,仿佛也锁死了所有人的退路。

讲堂内唯一的声响只剩下窗外不绝的雨声,以及众人压抑不住或粗或细的喘息声。

每个人都看着主位上的钱谦益,等待着他开口。

死一般的沉默,持续了足有半盏茶的功夫。

终于,钱谦益动了。

他缓缓地环视了一圈在座的每一个人,目光从昆山顾氏族长的佛珠,扫到海宁陈氏代表苍白的脸,再到扬州汪总管湿透的衣背,最后停在了张溥、张采那年轻而愤怒的脸庞上。

钱谦益没有一句客套的寒暄,没有一句安抚人心的场面话。一开口就像扛着一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