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大强都还没说话呢!
老二苏大明就先炸毛了,家里具体多少钱,他是不清楚,但感觉不会低于三百块。那么大一笔钱,全留给老三?
“爸!那我就得跟你好好算笔账了。”苏大明不爽道。
一分钱不给,这也叫分家?说出去,不怕笑死人吗?
接着,他把近些年的收入大致罗列出来,开支也算了下,粗略算下来,家里至少还有三百五十元。
“我也不多要,你至少要拿出160元分给我和老大。”
说完,苏大明看向大哥,希望他也说两句,争取、争取。
这时候不争取,那就真没了。
苏大正两口子知道爸妈偏向他们,情况对他们有利,所以他们一句话不说。
“二弟说得没错!”苏大强点头,赞同老二的说辞。
苏老太横眉竖眼:“没有钱。”
她不仅不给老大和老二分钱,等会还要提养老钱的事。作为生你们的父母,让你们每个月给点养老钱,不过分吧?
“那我们只能闹到公社去,看是我们急,还是老三急。另外,你们要这样的话,那以后也别指望我和老二给你们养老。”
苏大强算是拿捏了他们的七寸。
讲真,如果能断亲,那点钱不要也罢了,苏大强不在乎。
但他知道,想要断亲不现实。
果不其然,苏大正这回不得不说话了。而苏老头同样脸色难看,他老两口最在乎就是老三考大学光耀门楣的事。
在他们心里,老三是来给他们报恩的。
“最多30!”苏老头咬牙。
就这,都好像喝他们血,要他们命一样。
一番讨价还价,最后才答应给老大和老二每家60元。
苏大明松了口气,因为他两口子也存了四五十元,不像老大,几乎分文上交。
不多时,队长来了。在队长的见证下,苏大强他们分了家,拿到了60元,50斤稻谷,30斤红薯,两只鸡……
“多谢二伯、队长。”苏大强感谢道。
苏亦德笑了笑:“以后好好过日子。”
队长王卫民则是拍了拍苏大强的肩膀,他比较喜欢苏大强,生产队的活从不糊弄。
“队长,村尾靠山那边不是有一栋空着的屋子吗?我想租下来,搬过去住。”苏大强趁机说道。
王卫民一愣:“你要搬出去住?”
见苏大强点头,他就直说了。
那栋屋子还挺大,原本是租给知青住的,现在知青走得七七八八,所以屋子也就空下来。苏大强要是租下来,那是最好不过的事。
屋子一旦没有人住,很容易漏水崩塌等。
现在不仅有人打理,还能收租,何乐而不为?
“那栋屋子比较大,一年租金8块钱,能接受吗?”这个价,他其实算是照顾苏大强了。
苏大强自然也明白,所以没有讨价还价,爽快点头:“好!”
“行!那你现在就可以搬过去,这两天到我那登记交钱就可以了。”
王卫民和苏亦德不再逗留,能做的都做了。
在他们离开后,苏大强吩咐几个儿子:“永年,你们把属于我们的东西收拾一下。”
他的儿子、儿媳、女儿都满脸高兴,行动起来。
“大哥,你搬出去住?”老二懵逼。
不止他懵逼,苏老头他们也一样,完全没想到。
苏大强颔首:“老二,这里的房子你要不要?便宜给你。”
苏大明眼睛一亮。
“大哥,我的钱不多。”
苏大强懒得拉扯,报了个白菜价:“30要吗?”
“大哥,我给你32元。”老三赶紧抢先说道。
有好处,这回叫大哥了。
苏大正凶狠地瞪了一眼老三:“大哥跟我说话,老三你插什么嘴?”
训斥完老三,他转过头跟老大说:“大哥,我出35。”
“大哥,我也出35块。我最小,你们应该让一让我吧?”说完,苏大正朝自己老爹、老娘使眼色。
又想要房子,又不想多出钱。
苏大强眼中闪过鄙夷,冷笑:“你在教我做事?”
接着,他也不管苏老头他们说什么,坚决把房子卖给了老二,可把苏大明夫妇乐坏了,赶紧掏钱。
拿到钱后,苏大强一刻钟都不想呆这里,左手牵着孙子,右手拉着孙女,先一步去了村尾那边的屋子。
途中,他在脑里琢磨,村里有什么产品可以上架,物色第一件上架的产品。
他自己家肯定是没有的,就那么点吃的,总不能都摆上货架吧?所以,暂时得从生产队那边想办法。
现在市场已经逐渐放开,没有投机倒把的说法,所以苏大强才敢想着做生意。
生产队的东西倒是不少,稻谷、玉米、大豆、红薯等粮食。
此外,还有一片茶山,一片果林,以及一片竹林。
苏大强记得,果林的青梨好像成熟了吧?就是这个季节的。青梨在这个时代不值钱,每斤一两毛钱,甚至是几分钱。
其实,这主要是运输不给力,卖不远,通常只能便宜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