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都市言情>80年代:我有一个卖货平台> 第54章 20万的业务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4章 20万的业务(1 / 2)

第二天,苏大强跟着大儿子苏永年一起前往公社。

“爸,你也去公社?”

“我不去,谁拿钱给你收梨?”苏大强没好气地回了一句。

到公社后,苏大强先去一趟梁副主任的家。此时,梁副主任正准备去上班,看到苏大强登门,又把东西放下,招呼苏大强坐下。

“大强,吃了没?”

在中国,一句简单而温馨的问候“你吃了吗”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情感。它不仅仅是一句问候,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礼仪和情感的体现。

在古代,由于生活贫困,饥饿是常有的事情,所以人们见面时总会问一句“你吃了吗”以表示问候和关心。

据《礼记·曲礼》记载,“凡进食之礼,先问候于食,后食之。”

可见,这种问候方式在中国自古就有。

“吃过了。”苏大强连忙说道。

“我正打算晚点找你,没想到你就来了。”梁副主任拿起暖水壶,给苏大强倒了一杯热水。

苏大强一怔:“哦?什么事?”

“批建的手续搞好了,是王主任亲自去跑的。你看……”

苏大强:“我今天过来,也是为了这件事。秦老板那边已经给我打款,你们将账户给我,我过一会就去信用社。”

梁副主任大喜,就喜欢苏大强这么痛快的。

“好,你稍等!我这就去找人过来,然后一起去信用社。”他立即站起身来。

苏大强随便喝了一口热水,然后放下杯子,也站起来。

“你也跟我过去吗?”梁副主任问。

苏大强摇头:“我先去信用社等你们。”

至于去公社的办公楼,那还是算了。

“嗯!也行。”

两人出门后就分道扬镳,梁副主任直奔公社驻地,找到陈书*记他们,说明了情况。王主任喊来会计,让她跟着梁副主任去信用社。

“大强,给你介绍下,这位是我们公社的会计员,陈玉华同志。”

苏大强伸出手:“陈玉华同志,你好!”

眼前这女子,齐肩的头发,给人很干练的印象。

陈玉华大大方方地和苏大强握手:“苏大强同志,幸会!幸会!”

“我们就不废话了,花生油厂8万,家具厂6万,一共14万元。”说完,苏大强喊来信用社的经理,把自己的存折和户口本递过去,让他帮忙办理。

转账14万元,再取6万元出来。

一口气办理20万元的业务,饶是信用社的经理,也头一回干。主要是乐青公社以前就没有那么大的客户。

梁副主任和陈玉华大为吃惊。

“要取这么多?”梁副主任问道。

“不多,收梨就要支出三万多元。”

还有些杂七杂八的,一天的支出就要四五万。预多不预少,取六万也就很正常了。

陈玉华倒吸了一口气。

即便是他们公社,日常支出也没那么多,真是财大气粗呀!

很快,划款成功,陈玉华开具了一张收款单给苏大强,她的任务就算完成了。

“梁主任,那我就先回去了。”

“嗯!玉华同志,你先回去,我还有事要跟大强聊一聊。”

梁副主任告诉苏大强,工厂会在这周内开建。开建的那天,陈书*记和王主任他们也会取参观一下。

“王主任的意思,是搞个奠基仪式,你看怎么样?”梁副主任问道。

这也代表公社对花生油厂和家具厂的重视,给足了面子。一二把手都去撑场子了,以后谁还敢去闹事?

奠基仪式是各类开业仪式的形式之一,通常是一些重要的建筑物,比如大厦、场馆、亭台、楼阁、园林、纪念碑等等,在动工修建之初,所正式举行的庆贺性活动。

而奠基石不仅标志着某项工程或项目的正式启动,更蕴含着人们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许。

它不是后世才有的,历史可追溯至古代。

考古资料显示,殷商时期在建筑宫殿时,会举行盛大的奠基仪式,并使用不同的牺牲品来象征不同的意义。

牺牲品不仅包括动物,还有人在基础前的砍头葬等。

然而,随着文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这种用动物和人作为牺牲的仪式逐渐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更加文明和庄重的奠基礼。

“奠基仪式?是工厂的,还是工业园?”苏大强问道。

梁副主任又是一愣:“工厂的呀!”

工业园的事,他和陈书*记、王主任他们讨论过,但仅仅还停留在讨论的阶段。

“要我说,干脆搞个工业园的奠基仪式。”要干就干把大的,一个小小的花生油厂、家具厂,没必要举办什么奠基仪式吧?

梁副主任苦笑:“主要怕丢脸,规划那么大的园区,建十几个花生油厂都不在话下,但到头来只有两个厂。”

说出去,不是让人笑话吗?

陈书*记他们想着,等那儿的工厂超过五家之后,再提工业园的事。

再说了,真要规划工业园,至少要跟县里打招呼,最好是能薅点政策和财政拨款下来。不然,怎么把工业园的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