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部长黄镇东在昆明全国交通工作会上透露,为落实中央开发西部的战略构想,交通部初步设想在西部用10年的时间,投资7000亿元,建成35万公里公路,为西部大开发打好基础。交通部初步准备分三个层次考虑西部公路建设问题。第一个层次是国道主干线,主要解决四个通道。一个是西部与中东部的连接通道,一个是西南与西北的连接通道,一个是西部通江达海的连接通道,一个是西部与周边国家的连接通道,同时准备新增四纵四横八条公路,总长约为15万公里。第二个层次是西部区域内大城市和中心城市之间的连接,测算约需185万公里。第三个层次是农村公路建设,约需149万公里。这三个层次加起来约35万公里,在10年间建成,投资总量约达7000亿元,年均700亿元。也就是说,要在去年西部整个公路投资482亿元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40%的投资。交通部将重点规划建设八条公路大通道,即:甘肃兰州至云南磨憨口岸、内蒙古包头至广西北海、新疆阿勒泰至红旗拉甫口岸、宁夏银川至湖北武汉、陕西西安至安徽合肥、湖南长沙至重庆、青海西宁至新疆库尔勒、四川成都至西藏樟木口岸。
为了西部的发展,民航局将与地方政府共同搞好机场建设规划,对成熟的项目首先安排。积极发展支线运输,首先要多建支线机场,把西部支线机场网络建立起来,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增加支线航线,重视支线飞机配备,积极使用国产飞机。
为大力改善西部地区的通信设施,信息产业部规划通信建设适度超前。指出,为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地区的通信建设要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适度超前,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服务。地区工业布局在继续加快东部地区改革和发展的同时,通过对西部地区的改革支持,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
交通部提出,制定加快中西部地区公路、水路发展的政策措施,根据中西部不同类别省份公路、水路交通的特点,确定各层次公路网、航道等级结构和项目建设标准;在确保国道主干线建设目标如期完成的前提下,研究进一步加大对西部地区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和措施。优先安排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项目,并在资金安排上予以重点倾斜,积极引导外资和社会资金投向西部地区;用部分国家公路建设专项资金对西部进行贴息贷款,增强西部地区少数收费公路建设的贷款力度。
四、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应注意解决的几个问题
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这次西部开发中的投资项目管理既要符合国家宏观调控的要求,又要符合市场规则,要创新项目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还要注意解决西部地区内部在立项和实施中的一些具体问题。
(一)项目建设要联系实际和因地制宜。由于经济文化发展的不平衡和自然环境方面的差异,为我们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了很多困难。对此,既不能消极等待,也不能急躁盲目,科学的态度是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做好项目的前期工作,筛选储备一批能在区域经济中起大作用的项目。重点开发的项目,前期工作尽可能做得更深更细一些,这样时机一旦成熟就可以马上实施并取得良好的效益。对招商引资工作亦是如此,一定要慎重,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行事,有条件就干,不失时机地干,大干快干:若无条件就不要硬干、蛮干,一定要注重项目的操作性、时效性,绝不能干现在无法干成将来也无法干好的事。我们的目的是求发展,但绝不能背包袱、吃苦果。改革开放已有20年,经验教训够多了,所以不要完全重复别人走过的老路。
(二)项目储备要产业化和系统化。目前西部各省区市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十五”计划的编制已基本完成,这对项目工作来说也是一个良好契机。各地区要根据整体调整,按产业结构,分门别类地储备一批项目,每个产业及各产业内的支柱产业都要自成体系,互相作用。一个地区即便是非常落后,但最终的发展水平还是其工业化水平。所以必须克服项目工作中的小农经济意识和小手工业作坊的作法。产业效应、规模效应才是真正的能量效应。当然小的项目不是不可以搞,但一定要避免重复建设。第一产业中农、林、水、牧等争取国家投资的政策较多,对这方面的项目一定要搞好规划设计,要保持高质量高水平,多跑、多争取资金,但在项目的实施方面,一定要按体系、按步骤配套建设;第二产业的发展要注意改造与提高并重,能利用的技术设施要尽量改造利用,对新布局的项目,一定要坚持高起点、高水平,技术含量要高,产品市场占有份额要大,原有企业的技术改造也要立足于市场的需要,做好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方面的工作,优化资本或搞股份制,都要在改造提高上做文章。一般来说,县区在第二产业方面都不具备太大的优势,但可以充分利用水、电、路、土地资源、优惠政策招商或引进项目,让别人搞,吸收劳动力就业,增加财政收入,改造人文环境;第三产业的发展前提是第一二产业的长足发展,这方面的项目不宜超前,要听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