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的本质是西部市场化。这次开发西部的着眼点与以往有所不同,以往着重强调西部资源开发(尤其是能源矿产)对增加总供给的意义,使西部地区成为全国的能源和材料基地。而西部大开发则强调了西部市场的潜力及其对拉动国内需求的意义,特别是将西部的资源型产品转化成为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品。朱镕基总理在视察甘、青、宁三省时指出,西部地区需要根据不同的地理和气候条件,不同资源的物种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发挥自身优势,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建立具有发展前景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培养和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我市发展特色产业,必须依托酒钢,立足区域,扩大开放,依靠科技,才能超常发展。
(一)发展教育,奠定基础。西部大开发的三大战略是:知识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三大战略的根本在于教育。大力发展教育,形成人才资源市场,才能对经济增长有促进作用。现代教育包括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几个组成部分。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教育资源,发展职业教育,加大职业培训投入,运用远程教育、网络大学、虚拟教育等各种形式,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师资力量,实现资源共享。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实现校园联网,使各个封闭的学校成为一个开放的教育实体。以现有的酒钢职大、职业技术学校、市委党校为基础与知名高校联合办学,创建一所综合性开放型大学。也可以加强地企、地地合作,创造条件,以嘉峪关为中心,开办河西联合大学。市委、市政府应大力鼓励个人和集体办学,尽快建立发展幼儿、小学、中学外语教育体系,进一步提高现有的基础教育水平,以适应我市及周边地区、大中型企业学生资源向我市聚集的需要。推广齐鲁外国语学校办学模式,同时应把教育当成产业看待,充分认识教育对其他产业的拉动作用,建设河西基础教育中心和职业培训教育中心。
(二)加快城市建设步伐,拉动经济增长。西部开发是一个城市化的建设进程,国家对西部开发的投入,主要放在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上。在这个方面我市先行了一步,但要成为环境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还有很大差距。要做好规划和定位,从战略眼光出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下更大的决心,以更大的投入,先行建设,适当超前,把我市建设成为城市环境优美、基础设施完善、生产要素聚集、科教文化发达、各项功能健全的现代化工业城市。加强城市特色,注重经济、社会、生态等效益相结合,走持续快速发展之路。加快五一路、文化路等城市道路的进一步拓宽改造,并分区、分中心形成一条街一个特色,每条街都有侧重,由现在的新华路、胜利路两条风景线变为多条风景线。还可以建设商业步行区、步行街,加强城市的品味和档次。规划建设生态工程,搞好污水及垃圾处理,加快防风林带的建设,注重城郊的绿化美化,逐步改善周边环境,形成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区。发挥公路、铁路、航空互补优势,形成方便、快捷的交通网络,尽快建设酒嘉、嘉敦高速公路,让312国道成为“金色大道”,从时间、空间上缩短与外界的距离。依靠通信企业建设信息网络中心,充分利用现有宽带接入、计算机通信技术,加快信息网络建设,完善政府、企业、家庭三大上网工程,大力推广电子商务、网上引资、网上贸易和远程教育等新兴通信服务业的发展,使我市成为数字化城市,拉动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扩大城市地域范围,扩张城区总体人口规模。我市要成为区域中心城市,应该成为拥有30万左右人口的中型城市,才能带动整体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嘉峪关人也要拿出建设区域中心城市的宽广胸怀和宏大气度,让嘉峪关做试点,创造条件,建设省级经济特区。
(三)发挥人才和资金优势,发展高科技产业。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科学技术作为知识经济的主要支撑,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要充分发挥我市现有的人才和资金优势,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努力把我市建设成河西走廊的人才高地。我市及周边大中型企业的人口多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拥有航空航天、核工业物理、机械制造、化工、冶炼、软件开发等各类专业科技人才,如果能将他们潜在的能量释放出来,对地方经济的促进作用是无法估量的。政府可以通过“借、引、留”,创造条件,改善环境,进行人才资源和智力资源的再配置,充分发挥他们的才智,为他们搭建施展才能的大舞台。高科技开发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种有效的空间组合方式,从兰州到乌鲁木齐1千多公路的范围内,应该有一个区域信息和科技中心。发挥我市交通方便、信息传递快捷、熟练劳动力充裕、社会配套条件优越的优势,从吸引兰州、西安及各地高科技企业的派出机构、售后服务机构入手,加强横向联合,走出去,请进来,与周边城市、大中型骨干企业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经济联合与技术协作,吸引各方面的资金和人才,建设科技园区。政府也应制定相应政策,加快科技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