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理性的光芒> 第75章 试论子午岭国有林场面临的困难及对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5章 试论子午岭国有林场面临的困难及对策(1 / 3)

刘宝汉

子午岭林区位于庆阳地区的东部,是黄土高原中部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且最具代表性的一片天然次森林。同时也是黄土高原的一道绿色屏障,对于改善陇东及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涵养水源、调节气候、保障农牧业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子午岭国有林场始建于1955年,经过四十多年的曲折发展,林区现有4个国有林业总场,26个国有林场,5016名职工。建场以来,子午岭广大林业职工,继承老区革命传统,弘扬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克服艰苦恶劣的环境条件,为子午岭森林资源的保护和发展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务院将子午岭确定为水源涵养林,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为子午岭森林的恢复、保护和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划定了林权林界,清理了林区内的远耕队和吊庄户,加快了荒山绿化步伐。但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致使林区经济十分拮据,职工工资发放困难,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林区的建设和发展。本文通过对林区的现实条件以及面临困难的分析,提出发展林区经济的几点对策。

一、林区基本情况

(一)自然地理条件。子午岭习惯称桥山山脉,横跨陕甘两省13个县。在我区境内有华池、合水、宁县、正宁4县。介于东经107°59′—108°43′,北纬35°18′—36°39′之间。海拔高度在1212~1756米之间,相对高差200~400米。平均坡度20°。年平均日照时数2447小时,年平均气温6.5~8.5℃,年平均无霜期110~150天,年平均降水量400~650毫米。林区内土壤以森林灰褐土、黑垆土和黄绵土为主,土层深厚,土质松软,水草资源丰富,适宜于各种植物的生长,发展林、农、牧业生产条件十分优越。

(二)森林资源现状。子午岭森林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森林资源相对比较丰富。根据1996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子午岭林区总面积745.96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308.33万亩,灌木林地面积69.06万亩,疏林地面积49.2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面积41.19万亩,无林地面积168.89万亩,农田面积43.72万亩,牧地面积13.03万亩,其它面积54.45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1081.22万立方米,平均每亩蓄积3.13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23%。林区内木本植物有47科96属222种,其中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林木150种。主要的乔木有:油松、侧柏、小叶杨、辽东栎等。草本植物有冬青、蒿类等600余种,其中甘草、柴胡、黄芪等药用植物达200多种。野生动物有鹿、野猪、雉鸡、麻雀、蛇等近200种。同时还有一定量的石油、天然气等地下矿产资源。

(三)社会经济条件林内有25个乡(镇),127个行政村,835个自然村,总人口12.26万人。农耕地面积43.72万亩,占林区总面积的5.86%。粮食作物平均年产量8130万公斤,人均600公斤;种植的经济作物有胡麻、葵花、白瓜子等,年平均产量600万公斤,人均600公斤。主要的畜禽有牛、羊、马、猪、鸡等。截至2000年底,牛羊存栏22.9万头(只),其中牛2.5万头,羊20.4万只。林副业以挖药、拾木耳、编织山货,加工小农具等为主。

林区内有南梁苏维埃政府旧址,抗日军政大学第七分校旧址等革命圣地。还有双塔寺、保金寺、唐王墓、秦直道等名胜古迹,可供人们观光旅游。

二、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多年来,子午岭国有林场在保护和建设林区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经济建设相对滞后,管理体制不顺等原因,致使林区经济十分拮据,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林区的经济发展和职工生活的改善。

(一)林区基础设施滞后,生产生活条件艰苦。林区水、电、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长期得不到统筹安排,严重制约着林区的发展。特别是国有林场中的大部分职工居住在深山老林,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落后,生活环境艰苦,可用“病、差、难、低”四个字概括。即病是地方病严重;差是居住条件差;难是就医、子女上学难;低是职工文化素质低。

(二)森林资源退化严重。乱开乱垦、乱挖乱采、超量放牧、随意砍木烧柴是造成森林面积退缩的主要原因。根据考证,子午岭现有天然次生林是清代同治战乱以后,才逐渐滋生蔓延而形成的,至清朝末年总面积达1050万亩,森林覆盖率在70%以上。其后近100年来,由于受历史、经济、社会等方面原因以及传统林业经营方式的影响,忽视了森林的保护,致使子午岭森林资源退化严重。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森林面积减少,林线退缩。子午岭早期为针阔混交林,1939—1948年调查林区总面积1037.7万亩;1972年调查林区总面积813.7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66.3万亩,林线平均退缩20华里;1981年调查林区面积672.2万亩,其中有林地面积400.8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