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三国曹丕传> 第三十八章 亲迎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八章 亲迎(1 / 2)

就在我的婚礼紧锣密鼓的筹备之时,一匹快马从东海郡赶赴谯县,带来了一个喜讯,昌豨叛乱已被夏侯渊、张辽二人平定。du00.com

之所以从去年九月一直到现在才有捷报传来,那是因为平叛的过程并不顺利,夏侯渊和张辽在东海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困难。昌豨的抵抗很顽强,依靠他是东海地头蛇的身份,他和夏侯渊、张辽打了一场坚壁清野的苦战。据城而守了一个月后,城池被攻陷,昌豨依然不降,反而带着叛军主力屯兵三公山,凭借险要的地势和我军对垒。只是收复了城池而不击败昌豨是没有意义的,等大军撤走后,他依旧会卷土从来。夏侯渊和张辽只能将三公山围困起来,逼迫昌豨投降。

但是这一围困就是数月之久,昌豨早已把东海郡的粮食都转移到了三公山上,他不缺粮草,可以顽固的坚守在那里。而夏侯渊和张辽的大军携带的粮草却要耗尽了,又无法就地取粮,强攻也不能取胜,一时之间陷入进退两难的窘境。做为主将的夏侯渊无奈之下想要退兵。而这个时候张辽显现出了他勇猛、大胆却又心思缜密的名将之姿,他对夏侯渊说道:“数日以来,每次强攻之时,昌豨在阵上都会给我使眼色,而且射向我的箭矢很稀少,这必定是他心存犹豫,既想投降,又怕投降之后会被问罪的缘故。你我先不忙退兵,待我试探他一下,便知就里。”

张辽派出使者去见昌豨,传话道:“曹公有令,让张辽将军带来。”

昌豨果然邀张辽在半山腰会面,张辽代替父亲说了一句自作主张的话:“曹公英明神武,心怀天下,正是以德收揽英雄的时候,将军此时归降不但无过,反而会受到封赏。”

他许下的这句空话打动了昌豨,于是他同意投降。为了表示诚意,张辽更是孤身上三公山,入昌豨之家,拜谒他的妻子。昌豨顿时打消了所有的顾虑,当即投降,并决定随同张辽来拜见父亲。

父亲接到捷报先是大喜,而后却又皱着眉头叹道:“文远这件事做的太莽撞了,孤身犯险,要是为了昌豨匹夫折损在那里,岂非让我损失一员大将!”

这话固然是责备,但也透漏出了父亲对张辽的喜爱和重视。哪怕暂时不能击败昌豨,收复东海,他也不愿意把张辽折损在那里。

但不管怎么说,随着昌豨的投降,父亲治下的反叛力量终于被扫平,后方得以稳固,接下来就可以心无旁骛的攻入河北,发动摧毁袁家的新一轮战争了。

这个捷报为我的婚事平添了一份轻松喜悦。

二月十六,宜嫁娶、祭祀、安宅、裁衣,上上大吉。

早上,我在侍女的服侍下沐浴、洗头,用浸泡着杏花瓣的热水洗去一身的污垢。婚礼之前不论男女都要沐浴、洗发,将身体清洁干净。这并非出于其他目的,而是因为婚礼本身就是一种祭祀行为,虽然如今的婚礼已经没有了先秦之时的那种简朴庄重,引入了许多喜庆热闹的内容,但是其祭祀的性质并没有变,须得保持足够的尊重。哪像后世那样,连拜天地、拜先人都嘻嘻哈哈的进行,一点都不知道其中蕴含的深意,更别提心生敬畏。

沐浴之后,我坐在铜镜之前,让侍女给我盘头结发。

将要成为我妻子的那个女人如今也一定在结发梳头,盘结一个标志着她已经为人妇的发髻。这便是结发夫妻的由来。

铜镜中的那张脸我已经很久没有仔细端详过了,久到这两三年以来我已经完全忽略了自己面容的变化。我十六岁的面孔已不再像以前那样洁白,显现出轻微的黑色,依旧带着几分青涩的眉宇之间却又增添了几分风霜,那是这两年的戎马生涯给我带来的变化。我的眼睛也不像别的十六岁少年那么纯净,里面闪动着不属于这个年龄的成熟和沧桑。嘴唇上泛出细细的绒毛,嘴巴习惯性的紧紧的抿着,似乎在和什么人或者事较劲。

这就是我十六岁的脸,一张并不快乐的脸!

那个给我梳头的侍女是惯常侍奉母亲的人,她手指灵巧的抚弄着我的头发,一张俏脸上的两只明亮的眼睛好奇的打量着我镜中的脸的投影。见我也在透过镜子看她,她面颊一红,连忙收回目光。

我没有责备她的失礼,反倒是她忍不住大着胆子轻声问道:“今天是公子的大喜之日,公子为何不笑?”

笑?我为何要笑,今天我只不过是给众人演一场戏而已,有什么值得开心的呢?

但是,这样的事情又岂是一个怀春少女所能懂的?

“该笑的时候我自然会笑。”我说道,声音出乎我自己意料的冰冷。

她吓了一跳,连忙噤若寒蝉般的沉默下来,专心的给我盘着发髻。不一会儿一个漂亮的发髻就在她灵巧的手中诞生了,用一根如同羊脂一般洁白的玉簪将其固定住。

我站起身来,让她侍奉我穿衣。一身用漂亮的蜀锦裁剪成的合体长袍,腰间系上一条长长的缡带,再配上一顶长冠,转眼间我便妆扮完毕。我的这身打扮一定很完美,因为她看着我的眼神中居然带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