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重生之汽车狂人> 第204章 另类投资(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4章 另类投资(二)(1 / 3)

华人喜欢抱团,排外情绪向来不轻。德国人同样,也比较排外。简越都没搞清楚明月系是什么东西,更不要说相对保守封闭的巴伐利亚人。一帮德国人只看到一个庞大的新兴华人财团,似乎分支机构遍布全球,而简家在财团中的地位不低,于是动起了心思。

最先向简越伸出橄榄枝的是维恩家族,跟家族女婿、简越的家庭教师和顾问荣格-阿施沃夫有关,但不是后者建议的。维恩家族历史悠久,曾是名门望族,但具体不可考。现任族长乌尔里希-维恩拿不出有说服力的家族历史资料,因此有人怀疑他们是改姓,借两次世界大战造成的人口和记载损失之机浑水摸鱼,往脸上贴金。简越不关心真假,对他来说,鹤山简家的一堆烂事他就受够了。真正值得关注的是维恩家族的为人处事态度,不是什么势力都适合成为他的合作伙伴。

维恩家族是新教徒,政治立场说得好听点,是中派;说得不好听点,是滑——滑不溜手,与****和****的关系都不错,在德国没有死敌。这个家族擅长金融投资,不擅长实业,也似乎不喜欢做实业,投资很分散,家族总资产一直是个迷。

话虽如此,专业人士还是能发现一些端倪——维恩家族过于喜欢规避风险,经常浅尝辄止。换句话说,他们喜欢做短线,捞一把就走。这种操作方式赚不到大钱,本质上是投机。榈利涯初步调查后认为,这个家族94年的总资产应该在20-25亿马克之间,最多不会超过26亿马克,在德国富豪中属于末流。给的建议是:不宜与其牵扯过深,能过河就行。

维恩家族不笨,能攒起数十亿马克财富的家族总有些出色的人才,阿普尔的舅舅卡尔-维恩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姐夫荣格没说,也不敢出主意,卡尔仍很快发现简越不怎么喜欢维恩家族的做事风格,立刻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调整,在莫琳机械投了1000万马克,只要了3%的股份。

这笔投资有些另类和大胆,因为莫琳机械是起步不久的小微企业,虽然发展势头不错,但绝对不值3亿3300万马克,因此这笔钱本质上是给简越个人的风险投资,而不是企业。即便如此,风险仍非常大,简越当时是个性格未定的少年。他们赌对了,云越集团突然改制,简越猝不及防,资金链出了问题,维恩家族给的钱虽不多,却是雪中送炭。

不过他们也是运气好,因为不到一周简越就轻松找到第二笔周转资金了——朋友克莱门斯-亨克尔斯让堂弟达姆担保从德商行贷了1500万马克。由于只用了一个月,亨克尔斯家族上下99年之前一直不知道这件事。当然达姆也不敢让家里知道,否则伯父费迪南肯定会勃然大怒。

第二个伸出橄榄枝的是乌德家族,双方首次接触是95年1月。榈利涯认为,这个不声不响的小家族财富总量在维恩家族之上。更重要的是,他们一直在做实业,控制的企业大多是制造和研发型企业,虽普遍不大,但均有核心竞争力。此外,阿斯特怀疑,安德森-乌德与慕尼黑市长克里斯蒂安-乌德有血缘关系,建议与其加深合作。

政界和商界很难彻底分开,近乎不可能。德国政坛虽有洁癖,但腐败和擦边球从未杜绝过。乌德在德国是一个不常见的姓氏,安德森-乌德生于纽伦堡,克里斯蒂安-乌德生于慕尼黑,两人的出生地都在巴伐利亚,完全有可能是亲戚。简越不关心乌德家族的秘密,对他来说,弄到钱是最重要的。不过乌德家族给的第一笔投资也有些另类,安德森-乌德是看到莫琳机械IT部弄的游戏机之后决定投资的。当然族长大人是不会承认的,一直宣称是看到光电部研发的一些未来可能会赚大钱的小玩意之后才决定投资的。

简越对安德森-乌德很有好感,和他大儿子巴克豪斯也非常投缘,认识不久便决定支持乌德家族的家族企业威利-欧吉娜电子系统公司。虽然他对电子领域不是非常熟悉,但见得多,知道发展方向。巴克豪斯是一位扎实的电子工程师,在电子领域颇有天赋,不是为了继承家业才学的电子工程专业。

欧吉娜在95年之前只做工业电子,年营收约9500万马克,不大也不小,是德国众多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小电子企业之一,与西门子关系不错。简越帮着找了一批订单,欧吉娜轻松完成,客户很满意。就在他准备再接再厉之时,很无语地发现貌似木讷的巴克豪斯对教育电子和游戏机更感兴趣,一直有意无意地试探他的态度。罢了,既然你想做,就让给你好了,反正哥对这种类型的生意也没兴趣,只是想发点小财。

巴克豪斯得偿所愿,又从其他公司买了一批技术,开始进军消费电子领域。孰料老婆梅塔认为他不务正业,三天两头找茬。巴克豪斯无奈之下只好去找简越帮忙,后者一琢磨,索性成立了莫琳投资,让梅塔当董事长,将夫妻二人的工作单位分开。安德森-乌德支持这个决定,并给莫琳投资拨了一笔钱。

至于原因,简越起先以为,是安德森早就受不了儿子和儿媳在同一家公司上班。后来赫然发现——这个一脸严肃的传统德国老头居然童心未泯,父子俩某些方面像极了。只是他怕人说闲话,借口难找,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