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重生之汽车狂人> 第205章 另类投资(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05章 另类投资(三)(1 / 3)

与自诩名门却拿不出明确谱系的维恩家族、平民出身低调的乌德家族和可能有名门血统却从不关心的林德曼家族相比,柯塞尔家族要复杂得多,甚至称得上古怪。

柯塞尔家族始祖未知,最早可追溯到18世纪普鲁士王国时代。这个家族分为南北两支,居住地很分散,北支主要住在柏林、罗斯托克、汉堡和多特蒙德,南支主要住在慕尼黑、海德堡、苏黎世和维也纳,还有部分家族成员住在英国和美国,典型的四分五裂。

如果是普通家族,各分支之间早就不联系了,但杰出先祖总能给后裔们提供凝聚力。柯塞尔家族出过两位名人——1910年NB奖获得者、生物学家阿尔布雷西特-柯塞尔和他的儿子、普朗克奖章获得者、物理学家沃尔特-柯塞尔。此外,柯塞尔家族在普鲁士时代便开始经商,历代攒下的财富不少,每代均有人牵头,故各分支之间一直藕断丝连。

坦白来说,简越对柯塞尔家族的历史并不感兴趣,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也不相信所谓的家谱,20世纪上半叶德国因两次世界大战和瘟疫损失了两千余万人口,太容易造假了。即便柯塞尔家族的家谱是真的,也没什么意义。他唯一能确定的是,奥古斯特-柯塞尔的确认识沃尔特-柯塞尔,后者晚年双方一直有来往。沃尔特过世后,奥古斯特每年万灵节都会带着家人去海德堡扫墓。

二战重创了柯塞尔家族,历代攒下的财富几乎被摧毁殆尽。由于都比较困难,亲戚间走动的频率大减,感情慢慢疏远了。冷战雪上加霜,50年代初家族终于彻底散架,各支之间仅比陌生人稍微强点。质量不足数量补,数量不足财富补,没钱没人,就什么都补不了。在上流社会眼中,柯塞尔家族已经彻底沦为一个小家族,既没钱又没势。

榈利涯接到任务时,仅调查了南支,更准确地说,是格罗-柯塞尔所在的费里克斯一系,老窝在慕尼黑西北艾夏赫的一帮人。亲近人都知道简越讨厌老古董,没打算浪费力气。再说时代不一样了,家族的约束力大减,只能作为用人的参考。

费里克斯-柯塞尔有两儿一女,排行依次是奥古斯特、玛蒂尔德和埃里克。玛蒂尔德的丈夫叫弗兰克-克莱曼,战争孤儿,因病早逝。丈夫死后,玛蒂尔德没有再婚,带着儿子赫尔加和女儿索菲住在娘家。表亲从小一起长大,感情上佳,故柯塞尔家族实际上有三房,姓克莱曼的是二房,不是普通的外姓。如果有人拿姓氏做文章,肯定要吃苦头。

长房方面,奥古斯特博士毕业于海德堡大学,妻子莱妮毕业于慕尼黑大学。格罗毕业于明斯特大学,妻子卡琳是霍恩海姆大学博士。林德跟卡琳是校友,丈夫哈登-茨威格是奥格斯堡大学教授。

格罗的女儿玛佩尔和未婚夫苏利-费林根均毕业于斯图加特大学,后者是博士。林德的大儿子莱克斯毕业于波恩大学,儿媳英格毕业于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女儿海伦妮毕业于汉堡大学,女婿丹尼尔-汉恩是苏黎世大学博士。

二房方面,玛蒂尔德毕业于图宾根大学;赫尔加毕业于法兰克福大学,妻子格蕾特毕业于斯图加特大学。两人有两个孩子——费里克斯和奥托,前者在读博,后者经商,均没有成家。索菲和丈夫本亚明-弗格特均在马普所工作,有一儿一女——克劳斯和维妮,都在读书。

三房方面,埃里克和妻子汉娜均毕业于慕尼黑工大,两人有三个孩子——扎莉、米拉和鲁道夫。扎莉和米拉在教育部门工作,鲁道夫在西门子做研发,另一半的家族都没什么势力,孩子均在读书。

柯塞尔家族的平均文化素质是与简越接触过的势力中最高的,甚至超过亨克尔斯家族,家族成员清一色地受过高等教育,而且普遍学历不低。更难得的是,没有书呆子,都可以派上用场。

专家当然不会只看表面的东西,榈利涯在95年初已上轨道,经费无忧,阿斯特团队熟悉教育界和科学界,很快发现这个看似将重新辉煌的家族危机重重——没有能服众的领头人,无法劲往一处使,正在重蹈覆辙。

首先,仍在世的第二代均年事已高,而且缺陷明显。奥古斯特虽擅长处理人际关系,研发能力强,但不怎么会赚钱,一手创立的格罗林卡生物工程公司始终平平淡淡。莱妮精明过头,很难伺候。玛蒂尔德是个老好人,管不住人。埃里克比较平庸,而且退休前一直在教书,跟兄长一样无经营长才。汉娜学术出色,但太老实。

其次,家族内部的话语权正在转移到第三代,而第三代大多个性强烈。格罗会赚钱,但技术能力欠佳,没准备继承家业。卡琳对教育和政治更感兴趣,没打算经商。赫尔加虽在金融投资领域工作,但成绩一般,迟迟无法成为高管。格蕾特一直在做技术,虽然领导力不错,但从未想过领头。索菲和本亚明都是研究员,没兴趣领头,再说他们是外姓,不适合当头。鲁道夫连工作都忙不过来,没有心情去管理家族。扎莉和米拉,尤其是米拉虽出色,但不适合当头,她们现在是外姓。

再次,第四代新新人类过多,如果第三代无法稳住阵脚,到第四代的时候,奥古斯特呕心沥血重整起来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