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星非吸”一案的督办警官,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年轻小伙子,办案竟然办成这等模样,造成社会有如此大的反响,绝不会有人恭维说他是个经验丰富、办案老道的警官。
督办警官初看才三十左右的年纪,一看就是属于那一种习惯听命于上司命令,讨上司喜欢极容易驾驭的那种人物。
督办警官在与这十来个业主短暂的沟通之中,留下的第一印象似乎是他身上仍然有一股学生特有、挥之不去的乳臭味,让人隐隐地觉察到在他背后有一股操控他的力量,若是没有这一股力量的操控,他可能早已经被他的对手所击垮,他对自己所办的李卫星‘非吸案’越来越缺乏自信。
随着光阴一天天地流逝,他对自己亲手督办、拖了两年之久未能了结的“李卫星非吸”一案至今不断遭人质疑,在骨子里已经少了些许当初的底气,为此总是怯怯地、无奈地回答着周围的人们冲他而来的各种质问。
“看来作为公安侦查部门的督办警官,毫无疑问你该干的活没有做干净。”一位业主冲他说开了。
督办警官的神情楞在那里,抬起眼转过脸去听他继续说:“你警官为了证明你们按在李卫星头上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能够站得住脚,从判决书上就可以看出你有心计地找了七个方面的证人。”
“其中有李卫星公司的员工、有三位业主作为涉案的社会公众人物、还有银行、房产中介、会计事务所等,但没有允许一个证人到法庭上当面质证…”
督办警官还没有等对方把话全部说完就立即为自己辩护起来:“要不要证人到法庭之上当面质证是法官的事。”
业主毫不示弱,马上提醒督办警官:“这些所谓的证人可以说都是你公安侦查以后提供给公诉人的,法庭才会恬不知耻、毫无顾忌地在判决书上捏造事实使用诸如‘以上事实,有公诉人当庭举证,并经法庭质证查证属实’的字眼。”
督办警官脸上略微显现出难言之色。
在场的业主继续往下说:“你督办警官没有干好活,还表现在施建祥小贷公司与李卫星公司之间就3000万元债务,一天之内相互之间来回各打了五次之多,债务就如此虚构变成了1。5个亿,这个问题你侦查了没有?
你要是侦查了为什么一字不提?更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两笔,小贷公司为什么要李卫星转给其他无关的公司?这又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小贷公司有没有洗钱的嫌疑?这些你该不该侦查?”
“那个叫沈燕的女人是不是业主?是不是李卫星公司的员工?你侦查过没有?她即不是业主,又不是李卫星公司的员工,为什么要报案?报案的真实动机是啥?你侦查过吗?”
督办警官脸上显露窘色,无言以对。
另一个业主针对房产中介接受被告单位委托,促成了李卫星以及被告单位与业主之间的那种买卖、租赁关系,并从中收取顾问和佣金之类的费用,而没有被公安贯穿在李卫星所谓的犯罪证据链中,向督办警官提出了又一个质问。
并且要求公安追加参与此案的所有房产中介为案中另外的被告。
公安督办警官在没有得到顶头上司的具体指示前,岂能擅自回答这些业主的质问?何况他在他的上司眼里只是个用以把脉业主动向的一颗棋子,如何应对这些业主的质问,自然他的上司会面授机宜给予指导。
督办警官抬手看着腕上一圈圈转动着的手表,时间已经拖延的差不多了,该设法尽快脱身了,黄支队长还等着自己回去汇报情况呢!
时至今日“李卫星非吸”一案,露裸出如此众多、难以自圆其说不断遭人质疑的司法弊端,已经给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那么眼前业主代表直白地向督办警官提出追加被告的要求会被采纳吗?
对于业主代表当着督办警官的面要求公安追加被告的想法,犹如抽打他的脊梁骨,这种想法在督办警官面前显得是何等的天真、幼稚。从种种迹象来看怎么可能被公安督办警官所接受呢?!在公安自编自演的闹剧中根本就没有这些剧情,这一出追加被告的戏如何演?
公安督办警官岂能承认自己经手督办的案子其中缺乏证据链的支持,反而被人利用作为抓手加以质疑公安办案人员办案的真实动机?反被人利用作为抓手将其顶头上司往社会上的高利贷、黑恶势力的身上靠,被人说成甘愿充当黑恶势力的保护伞?
这是一项曾经让无数贪图小利的办案人员为此栽了跟斗蹲进牢房的致命罪行。这些问题作为业主代表且能看不透?于是,他们迂回又去了上海建国西路598号,那是上海市人民检察院举报中心。
他们无非是想利用举报的形式,由高检出面,利用高检复检程序借以‘原判证据不足’为由,将“李卫星案”退回公安补充侦查;把所有沾边的房产中介作为其余被告,达到拖入此案中的目的。
一边是为自己辛苦了多年而攒下些许血汗钱,而疲于维权的平民百姓;另一边是漠视王法又握有权力、握有人民所给予的权力,一句话一个邪念一个错判就能轻易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