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政府的正常渠道得知‘李卫星案’于七月十八日要在高院开庭了,扳扳手指算来至多还有半个月的时间。
业主为李卫星‘非吸案’二审法庭准备的诉求材料再不及时地交到高院的主审法官手上,那就真的要耽误了,他们焦虑地催促着他们的代表,希望尽快让高院的主审法官知道业主的观点、业主的担忧、业主的真实想法。
于是这些代表将业主的观点总结归纳、分解成三个方面来加以阐述。
一个拿法律作镜子来谈李卫星案,称为“法镜”;其次拿上海最大游乐场所“白相大世界”内的哈哈镜,来照上海公、检、法的身影,为了掠财上海公、检、法三方如何钻进一个笼子里要搞铁‘李卫星案’,称为“照歪镜”;再有就是从财产流失的角度来谈‘李卫星案’对业主造成的具体伤害称为“钱镜”。
三面镜子从三个不同的角度进行对照,用以证明上海公、检、法系统确实制造了一起冤假错案,这样的主意也亏这些业主想得出来。
“法镜”、“钱镜”、“照歪镜”三篇大作随着千百位业主按的手印,作为证据的一部分通过三个不同的渠道送了出去。
有人不禁要问:为何要动用三个渠道?原来业主担心二审法院的法官也会像一审法官一样根本不会在意而看上一看就将这些证据材料作为垃圾扔进了垃圾堆里,如何还能指望进入案卷呢?
于是,一份期望值不高,但又不能不送的材料直接送到了二审法院‘李卫星案’的审判长手里。
另一份委托李卫星案的辩护律师团转交法庭,指望第二条途径能够确保业主提供的证据材料进入李卫星案的卷宗里。
业主代表为了让市政府的相关领导都能知晓‘李卫星案’的实情,将这份材料复制了十多份分别投寄给上海市政府相关领导。
上海市委书记韩正、上海市长杨雄、上海市委办公厅秘书处秘书长、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秘书处秘书长、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薛潮副主任、上海市人民大道200号市政府办公厅秘书处秘书长、上海市上海市群访办主任、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崔亚东院长、上海市公安局白少康局长、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上海市政法委书记都是他们投寄的对象。
还有‘李卫星案’涉案地:金山区人民政府、黄浦区人民政府、静安区人民政府的领导都将看到这些材料。
投寄出去的材料,能否引起诸多市领导们的重视呢?像往河面投掷石子一样能否激起浪花呢?谁也说不好,之所以说不好原因在于他们不清楚上海市政府是哪一位领导在具体主管此事?不清楚他是如何听取汇报的?他本人又是如何看待李卫星‘非吸案’的呢?他又是如何指示发令处置这个案子的呢?
这些无法回答的问题就这样搁置在每一个关心事态发展的业主心中,久久无法离去。
七月十八日就在眼前了,开庭审理会不会依然像一审时那样令人失望?屏幕上公示的法庭主审法官是肖伟奇,她会不会给李卫星说话的机会?一旦有机会说话李卫星会不会说出更多以前不为人知的事实真相?法庭是否有足够的时间让辩护律师为被告作辩护?辩护律师与检察官将在法庭上如何唇枪舌战决高下?旁听席上的业主对法庭上的法官、检察官、辩护律师种种不同的表现会不会当场做出某种反应呢?
七月十一日,高院为七月十八日的开庭召开庭前会议,公诉方检察官与被告方辩护律师团都会到场,辩护律师向法庭提交新的证据,以及业主委托辩护律师转交法庭的证据材料都会在这一天的会上完成提交。
但事后得知,在庭前会议上委托辩护律师转交法庭的证据材料并没有被审判长所接受。理由很简单:“这是业主的一种诉求,不能视为证据。”就这样打发了。
七月十八日下午两点,上千号人伴随着一连串的疑问终于分别走进了特意安排好的会场,观看法庭重新审理李卫星案。
李卫星与五家被告单位的辩护律师,由一级律师、京衡律师集团董事长兼主任,兼职法学教授的陈有西领衔,一行八人组成律师团落座在法庭的右边。
他们的正对面坐着两位由上海人民检察院委派的检察官。紧随审判长法槌的敲打声,李卫星案二审审理开始了。
要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