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向前移动,快到傍晚时。前方的士兵突然齐声欢呼起来,似乎看到了什么好东西。黄太极纵马上前,细一打量,原来是前方有一座小小的城池。城门上几个大字,他认识,写的是“西平堡”。城门没锁,大开着。一小队士兵手拿刀枪,如临大敌地慢慢走进城池,良久发出一阵欢呼。接着又是如丧考妣的怒吼声。
不久,这队士兵冲了出来,向他报告道:“八阿哥,里面什么都没有。”
黄太极走进城池。城池里什么动静都没有,城池里有房子。很多房子,但是没有士兵、没有百姓。没有钱,没有粮。明军撤离得很干净,房子上能拆的东西全都拆掉了,拆不掉的也没有砸烂,建奴士兵发现无物可抢的时候。愤怒了,俗话说,贼不走空,这里什么都没有,这让他们还抢什么呢?抢泥巴和乱砖头?
莽古尔泰盛怒之下向士兵命令道:“点火把!给我烧!”
黄太极急忙拦住莽古尔泰,道:“四哥。不能烧啊!如果我们烧了这里,大明的百姓就不会再来这里了,我们到时就更没有东西抢了。而且,以后进攻大明的时候,这里还可以作为一个不错的兵营,省得我们自己临时搭建。”
说话间,努尔哈赤骑马赶到,问道:“老四。老八。你们怎么回事?父汗大老远的就听见你们的声音了。”
莽古尔泰说道:“父汗,是这样的。我命令手下的勇士要烧了这鬼地方,老八不让我烧。”努尔哈赤有些语气不善的说道:“老八,本汗早就和你说过了。别学明人的妇人之仁。老四。命令士兵给本汗烧,反正是南明蛮子建的,全部烧掉。”
说着,努尔哈赤接过士兵手上的火把。带头往房子上扔了上去。
大明的房子都是土木结构,极易燃烧,建奴又四处放火,很快西平堡就变成了一大堆篝火。建奴士兵一边靠着篝火取暖,一边大声咒骂大明百姓把东西全部搬走了,让他们无机可趁。
正月二十三日,努尔哈赤率后金军步骑十二万至宁远,努尔哈赤号称率军三十万。宁远城下。连绵的后金军帐一眼望不到边。军旗如林。号声震天!
袁崇焕正在城墙上与满桂议事。后面传来了一阵铠甲摩擦的声音。一位亲兵跑来,手上还拿着一封书信。亲兵跑至袁崇焕跟前。单膝跪下。将书信双手托举在袁崇焕面前说道:“大人。后金阵营射来书信一封。上面的落笔正是大人的名讳。”
袁崇焕接过书信后。亲兵退了下去。
袁崇焕见信封上写着:袁崇焕亲启!袁崇焕拆开书信后看了起来。
身边的满桂说道:“大人。鞑子这个时候给你写来书信。如果末将猜测没错的话。这封信应该是招降的信。”
袁崇焕笑道:“你猜得没错。努尔哈赤说我宁远城兵不过两万,想要对抗后金的三十万大军无异于以卵击石。不自量力。这努尔哈赤也学会了吹牛了。三十万大军?我看最多不过十三万。我宁远城粮草充足。又有精兵两万余人。足以坚守宁远半年有余。哼哼!想要拿下宁远城。就让他努尔哈赤拿建奴士兵的命来填吧!”
满桂接过袁崇焕递给他的书信看了一会后也笑着说道:“这努尔哈赤还真大方啊。还说只要大人率城投降。就许给大人汉八旗正黄旗旗主的高位。封宁顺王。这手段。啧啧。。”也不知道满桂是真觉得努尔哈赤真大方呢,还是看不起他。
袁崇焕拍了拍满桂的肩膀道:“风雨就要来了。命令士兵们打起精神。以防后金夜晚偷袭。只怕明天建奴就会攻城了。告诉炮兵弟兄们。我宁远城上的八门红衣大炮,不到最关键的时候。决不允许向建奴开炮。好钢用在刀刃上。到时候给努尔哈赤来个惊喜。”
满桂点了点头。“没错。红衣大炮射程远。威力大。在最关键的时候确实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我会吩咐下去的。明日建奴攻城之时。我们只以箭矢。火铳。佛朗机炮和威远将军炮杀敌。绝不提前动用红衣大炮。”
袁崇焕有些担忧的叹了口气道:“去吧。希望我们这次能守住宁远城吧!”
第二日一大早,就听后金军营传来擂鼓声。“咚咚咚。。”袁崇焕知道这是努尔哈赤在雷鼓聚将。后金的进攻马上就要开始了。
果然。天上的日头才刚出现在地平线上。后金的大军已经一队队的开出军营。排列在宁远城前。
袁崇焕正在城头整军备战。正在此时,亲兵报告,建奴派使者来了。袁崇焕愣了一下,旋即登上城墙去见建奴使者。
袁崇焕对着城下大喊道:“下面建州来的使者,你有什么话想对本官说?”袁崇焕的嗓门本来就大。此时又是运足中气大喊,声音犹如闷雷。吓得建奴使者一个机灵,心底暗叹到:袁崇焕果然不愧为大明重臣啊!威严十足。
杨燕馁正了正衣服,特别小心地把他头上如同猪尾巴一样的辫子放正,然后说道:“大金国天命汗谕令宁远城军民,赶快开城投降,不得延误。否则天兵破城,城里军民百姓,刀刀斩尽,个个杀绝。”
城墙上人人色变,都对建奴狂妄的话愤怒至极,纷纷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