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石阶之上,两个身影,准确来说是一个身影,天启背着池钰,而池钰则两手各提了一个鱼篓。
池钰趴在天启的背上,得意的叹道:“好累啊。”
天启听了白眼一翻,没好气道:“是我在背着你,不是你在背我,该累的是我好吧。”
池钰嘿嘿一笑,一本正经地回道:“哦,我差点忘了,那我是在替你喊累啊。”
天启知道他这是故意气自己,便不说话了,心里却暗暗下定决心,明天一定要赢,换你背我。
天启突然低声问道:“咱们这次捉的鱼是不是有点小啊,它们俩多半是吃不饱的。”
池钰拉近一个鱼篓,伸头探去,却仅仅看到了一条一寸来长的瘦削的小鱼,不由得摇了摇头,但嘴上却道:“我感觉好可以吧,嘟嘟和小蛮都还小,想必食量也不会大,这么大的鱼应该够填饱它们的肚子了。”
距离山顶还有十几个台阶,池钰突然嚷嚷着要求下来,天启不解,不过还是将他放了下来,却听他解释道:“剩下几步还是我自己走吧,这要是师兄看到了,定会责罚我们的。”
果不其然,青云正在二人庭院门口等着他们,手里同样提着一个鱼篓。
二人见此,立刻快步走了过去,忙施礼道:“师兄早。”
青云微微还礼,之后,他的脸色立刻沉了下来,并低声呵斥道:“二位师弟,抬头看看,这还早么,都已经日上三竿了,似你们这么懒散,那两只青鸟是要遭殃了。”
他又接过二人的鱼篓,向里面默默地看了一眼,见两人的鱼篓皆有一条一寸多长的小鱼,一动不动躺在篓低,显然是死了,不由得叹息一声,极为失望。
青云摇了摇头,无力道:“你们且先喂于它们吧。”说罢,移身站在一旁不再言语。
二人见师兄竟是这般表情,心里皆是一沉,对视一眼,只得走到鸟巢,发现嘟嘟和小蛮都已经醒了,而且在巢里四处嗅着,想必是饿醒了在找食物吃,二人从鱼篓里掏出了那唯一的一条死鱼,递给自己的青鸟。
本以为两只鸟会将鱼整个吞下去,不料虽然两只青鸟皆是“嗖”的一下扑上去,双爪按在鱼身,张口利喙便要下口,却见它们都突然低头在鱼身上嗅了嗅之后,似乎感觉索然无味,便双双移开了,却是半口不吃。
二人暗暗称奇,怎么饿成这样,连最爱的美食都不吃了。
青云走过来,摇头解释道:“青鸟乃是通灵之兽,岂能殓食死鱼,似你们这般速度,怎能带回来活鱼,若是如此恐怕它们定会饿死了。”
二人无奈,天启说道:“师兄,峰顶距溪流少说也有数里远,如此来回,定耗些功夫,我们又不会御空而行,这可很难办到啊。”
青云看了看他二人,淡然道:“是么,你们且看。”只见青云提着鱼篓,一闪身便到了崖边,顺着台阶快速的向峰下奔去,山道上留下了他一道道残影。
二人来不及多想,奔到崖边,便看到青云的身影已在山峰栈道上快速移动,几息功夫便消失在云雾里,二人四目对望,都从对方的眼神里看到了震惊,这得多快的速度啊。
二人站在崖边一直望着栈道上,不到一刻功夫,一个青影便又出现在栈道,快速向上移动,又是几息功夫,便到了峰顶,这一去一回也不过用了一刻功夫。
青云返回到山顶,将鱼篓递给他二人,语气平缓地吩咐道:“你们快拿去喂它们吧。”
二人接过鱼篓,惊讶地发现鱼篓里竟有两条一尺多长的文鳐鱼,而且都在里面活蹦乱跳,又看了看师兄,发现他面色平和,呼吸平缓,连一丝气息紊乱的迹象都没有,当真是震惊之极。
二人面露惭色,沉默不语,乖乖的拿着鱼便喂给青鸟去了。
这次青鸟嗅到活鱼的新鲜气息,一下扑了上去,用锋利的喙啄食鱼肉,嘴里发出稚嫩的鸟明声,似乎对此甚是满意。
不消一会,两条鱼便被它们啃食干净了,鱼骸竟被它们无情地推出鸟巢外,落到了地上,它们这才感到满足,便美美地睡去了。
青云这时对他二人道:“念在你二人初次做此事,尚且力不从心,可允许你二人将青鸟带下山去,捉到鱼便在山下喂于它们,之后再将其带上山来。”
二人闻言,心里皆是一喜,这样倒是好办了,不用担心饿着它们了。
不过二人还没来得及品味这短暂的喜悦,却又听到青云接着道:“不过你们不要高兴太早,这么做也只是权宜之计,但限你们两个月之内务必做到能够带着活鱼上得山来。所以在这两个月期限内,你们二人要多多训练上下山,控制好时间,切勿懈怠,误了青鸟性命。”
二人听了怔怔地点头,一下子有垂头丧气了,这青鸟也太能折腾了吧,竟然这么挑剔,又回头看了看两只熟睡的青鸟,心里莫名地产生了哀喜参半之感。
自此二人每日早晨便背着装着青鸟的竹篓下山去捉鱼,而后再次背着青鸟上山,池钰后悔当初怎么就这么愚蠢的选择这么大的一只雏仔,以至于每日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