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
一九三七年底,古老的齐魯城乡,已经稀稀落落地响起了一声半声的爆竹声。就在人们感受着新的虎年年味儿越来越浓的时候,日寇的铁蹄却无情地踏了进来。农历小年那天,侵华日军华北派遣军一路在济阳至青城间踏过黄河冰冻,大举向山东腹地进犯。第三天就越过胶济铁路,占领了青州、临淄一线。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无恶不作。崇尚礼仪的孔孟之乡,立时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青州以南三百余里临沂费县境内,有一颜姓大户人家。临沂古称瑯玡,而瑯玡颜氏,世代儒雅传承,名播儒林。被奉为一世祖的颜回,是孔子著名弟子,被后世尊为“复圣”。颜回以下,颜氏家族谨守儒家忠孝仁义之道,子孙多以名德、学业、著述、文翰留名青史,历史典籍中有据可查的就有数百上千人之多。最著名的有,两汉两晋之后南北朝时期的儒学大师颜之推,唐朝开元年间“安史之乱”时独撑河北战场的忠臣良将、后成书法宗师的颜真郷。慑于颜家名望,旧历新年之前,日寇扶植的华北伪政权头子、大汉奸王克敏,派人来到颜家,许以山东省公署主席职位,诱劝颜家老爷、时任山东省国民参政会议员的颜伯骧归顺日本,参加华北五省自治政府。为了表示誓死抗日的决心,颜伯骧喝令卫兵将劝降来使绑送鲁中抗战政府,按惩治汉奸法令处以死刑。眼看日军已犯至家门口,颜伯骧深知,穷凶极恶的日本人一定不会放过颜家。便把家中私塾先生杨厚昌、陪读书童****龄和唯一的儿子颜幼鲫叫到堂前,嘱咐道:“鬼子已打到青州,中央军已经西撤,鲁中门户洞开,临沂三五天内就要失陷。颜家与倭寇不共戴天,年前我又杀了它的劝降来使,此番来犯,必定要找****来。家书遗训你们当已熟读,世祖有训‘夫圣贤之书,教人忠孝’。当此国难当头,尽忠报国乃是学子蹈教循道头等要义。我心巳定与国民政府同进退,明日即随国民参政会机关往枣庄台儿庄撤退。你们三人正是青春年少之时,就不要跟随老夫到处逃难了,我意欲送你们上前线打鬼子去,不知先生和你们两位学子意下如何?”此前,杨厚昌已秘密加入中国共产党,正在做动员民众投身全民抗战宣传工作,早有杀敌报国之志。一听颜家老爷要送三人上前线,喜不自禁,立马表示态度道:“老爷所言极是,而今国将不国,家不成家,我等焉能闭门读书!厚昌愿尊令意,投笔从戎,报效国家。”****龄和颜幼卿都已深受老师影响,巴不能有亲手打鬼子那一天。老师话音一落,****龄抢先表态道:“鹤龄立志从军,奋勇杀敌,一定不负老爷厚望。”颜幼卿时年十三岁,又是独子,虽有一腔报国热情,然而真的面临告别爹娘却是亲情难舍。颜幼卿跪倒在地,磕了三个晌头,含着泪水说道:“爹爹在上,儿虽年幼,却知道颜家列祖列宗尽忠报国忠烈之事,儿定当效法先祖,牢记家训,忠心报国。只是爹爹年事巳高,生逢战乱,父子分离,儿不能侍奉在旁,实叫儿于心不忍啊!”颜伯骧扶起幼儿,老泪纵横道:“爹爹此去逃难,生死未卜。若是客死他乡,盼儿赶走东洋鬼子后,设法找回爹爹遗骨,与你娘合葬于西山列祖列宗陵寝之地。若能托得祖宗荫福,看到打败鬼子那一天,则父子相聚,再享天伦。”说罢,从堂前大柜中取出一个青布包袱,解开包袱,将包袱中的红木匣子端到桌上,打开匣子抽盖,取出匣中的竹根笔筒,又从笔筒中取出一方麻纸字帖,郑重地对儿子说道:“先祖的<<争座位帖>>,想必先生已对你讲过,今天,爹让你第一次拜谒真容。你也应当知道,这是颜家十四世祖鲁国公颜真卿在位唐朝刑部尚书时,写给定襄王郭英义的信件手稿。郭英义为了献媚当时的权重宦官魚朝恩,在朝廷两次重要的宴会上,指麾百官就座而任意抬高魚朝恩的座次。先祖为着维护朝廷纲纪,不畏权势,奋笔疾书,痛斥郭英义的行为不啻是白昼打劫。这个帖子,是先祖手书草稿,先祖凝思于词句,而未在意笔墨,却写得劲挺豁达,姿态飞扬,成为书法史上的名作,入行草最佳范本之列,后世书家皆以此帖与王義之的<<兰亭序>>合称为书法‘双壁’。”颜伯骧继续给儿子介绍道:“先祖这份帖子原本有两页,首页在家族分家时为另一宗支保存,存侠不知。尾页却为我们这一分支完好地保存了下来。这一千多年间,列祖列宗历经数不清的战乱和灾荒,一代一代,矢志不移,将先祖的这份稀世墨宝传承了下来。”颜伯骧复将字帖装好,扎紧青布包袱,双手托于胸前,字字千钧道:“祖宗这份遗产,重如泰山,爹要你白日里系在身上,黑夜里枕于头前,须臾不得离身!”幼卿双膝跪地,从父亲手中接过青布包袱,恭敬答道:“儿遵命,儿定当以命相保。”颜伯骧给儿子交待完,掉转身子朝杨厚昌说道:“还请先生受老夫一拜!”说着,便向杨厚昌深深鞠了一躬。颜伯骧深情道:“小儿年幼,还托先生费心照料。”杨厚昌连忙扶住颜伯骧,急急道:“老爷言重了,杨家几代人得济于府上,深恩难报,厚昌不才,自当尽心竭力,带好少爷。”颜伯骧先请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