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风雨昆仑> 第37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2 / 5)

厚昌于八仙桌上首入座后,又让****龄和颜幼卿在下首一侧团櫈上坐下,神色庄重道:“老夫仔细观察,中央军不战而退,地方军唯利是图,唯有八路军真心抗日,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显示出了民族脊梁的本色。老夫认定,国家的希望在共产党、八路军身上。前几天国民参政会开会,我已当面把你们托付给了八路军老六团团长黄至诚将军。黄将军约定,明晨三更在后山山神庙接应你们,接头暗号为“沂水—蒙山”。三人不约而同都在口中默念道:“沂水—蒙山”、“蒙山—沂水”……。颜伯骧又从青布长衫中掏出两块银元交与杨厚昌道:“兵荒马乱,多有不济,这两块银元,先生带在身上,以备急需。”

梆打二更,杨厚昌、****龄、颜幼卿分别跪别颜伯骧,出了颜府,越过吊桥,顶着凛冽的寒风往后山山神庙走去。山神庙位于后山半山腰上,大殿内塑有山神一尊,山神像前,还塑有一对少年儿郎奉香结拜的塑像。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后山里出了一个妖蛇,不仅吃尽了十里八乡的飞禽走兽,还胁迫人们在每年的二月初二贡上一对金童玉女供其享用,否则,便兴妖作浪,祸害四乡。山前村有两个叫金锁、石柱的少年儿郎,立志擒此妖孽,为民除害。二人访得崂山老道有降魔伏妖之术,便决意赴崂山修道。二人行前来到山神庙,撮土为香,义结金兰,对天盟誓,愿生死同心,祸福同享,若有异志,天诛地剐。二人进了山门,拜过师傅,老道探明来意后,口念咒语,掐指一算,知道了究竞。老道告诉金锁、石柱,这妖蛇本是龙王派到人间执掌一方风水的牙门小司,只因无有管束,孽性姿张,成了祸害。今欲除其妖性,专司本职,不仅要有擒获此妖的功夫,还要为其开凿丈九十九石窟一所,以便捉拿之后锁于窟内。金锁、石柱一合计,当场确定,金锁留下修道,石柱回乡开山凿窟。一晃八年,金锁修成正果,石柱也将石窟凿成。那年二月初二,正当那妖蛇现身后山又欲卷走一对金童玉女之时,金锁施展法术将妖蛇擒获在手。投进石窟后,石柱在石窟洞口上方打凿的巨型石门却从山体上断裂不开。石柱使出浑身气力,奋力抡锤击打,石门连着山体却纹丝不动。眼看妖蛇吐着信子又要游出窟外,只听见山神庙前一个白发老头朗声唱道:“打石不对纹,气死打石人。”石柱一听,恍然大悟,连忙手持凿子,对准纹路,奋力一锤,只听“咔嚓”一声,巨石随即滑落到洞口,锁住了石窟。从此,这妖蛇被收服归山,人间太平,四方欢腾。后人为了永远纪念显灵的山神和为民除害的金锁、石柱,又重修山神庙,每年二月初二上山进香,顶礼膜拜。

三人进了山神庙,,殿内香炉虽已灭火,却是焚香四溢,余烟燎绕。****龄看着三尊塑像看得入神,突然对杨厚昌说道:“当年金锁、石柱为民除害,结拜山神庙,流芳千古,我们今天何不也学他们,结为兄弟,同赴国难,永不变心。”杨厚昌朝颜幼卿问道:“幼卿以为如何?”颜幼卿答道:“盟誓同心,很合我意,只是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怎能和先生平起平坐?”杨厚昌一听,劝解道:“我们这就投奔八路军了,共产党、八路军是不分尊卑的,五湖四海都是阶级兄弟。既是这样,就按鹤龄说的,请山神作证,我们三人从此结为异姓兄弟,同心协力,共赴国难,生死相依,患难与共,兄弟三人中如有殉国,则家中老小有生者奉养,并代逝者养老送终,生者娶妻生子皆随逝者姓。”二人皆无异议。于是,杨厚昌领着,三人从大殿香炉中各捧出两棒香灰铺在地上,以指代笔,将自己的姓名和生辰写在灰上。杨厚昌第一个跪下起誓道:“山神在上,我杨厚昌愿与****龄、颜幼卿两位贤弟结为异姓兄弟,生死相依,患难与共,愿为逝者高堂养老送终,愿以子出为逝者子嗣,今日盟誓,山神为证,如若变心,天诛地灭。”接着,****龄和颜幼卿依次伏跪山神像前,对神起誓。当颜幼卿刚刚宣誓完毕,还没起身之时,忽然从大殿门外闪进一个壮士,朗声说道:“不用山神作证,我给你们作证了。”接着说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如今众仙,齐聚—蒙山。”杨厚昌立马回应道:“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东海龙王,神游—沂水。”壮士伸出大手,握住杨厚昌道:“欢迊你,杨厚昌同志!我是黄至诚,欢迎你们加入八路军老六团。”又分别与****龄和颜幼卿握手表示欢迎。说话间,又有几个八路军官兵进了大殿。只见他们搬过来大殿祭台上的蜡烛台,掴上一支蜡烛,点亮后,在祭台上铺开一张图纸,又见黄团长走到地图前,下令道:“放过鬼子步骑联队之后,截住它的辎重分队,一营掐头,二营断尾,三营从中间插进去,包围起来,分割穿插,速战速决,快打快撤。”弟兄三人出得殿门一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山神庙前已经来了这么多天兵天将,个个身背红缨大刀,腰系一排子手榴弹。只见黄团长一挥手,这些天兵天将霎时隐进夜色,没了踪影。当夜,兄弟三人各人领得一片大刀和三颗手榴弹,跟着黄团长钻进山神庙后一片小树林中。待到东方刚露魚肚白,西山顶上的一轮弯月还没着地,就听得后山那边传来人喊马嘶的声音。随着这声音越来越大,不一会功夫,一大队打着膏药旗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