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修炼的何铭,将所有的心神都放在了之前与林绍康交手中,对方所使用的那套土系高阶武技上面,那一招一式以及内劲的运转路线,都清晰的在何铭脑海中呈现出来。
在双方交手的过程中,何铭就已经感受到了对方内劲的运转路线,后来在不停地回放、感应、消化、吸收的过程中,对这套武技就更是非常熟悉了,而且何铭还多次交换角色、换位感受,让自己成为林绍康与自己打斗,对这套武技那就更熟悉了。
此时一抬手、一投足,这套武技就像是修炼了千百遍一样,就那样在何铭手中施展出来,除了在一开始,还有一些生疏的感觉外,后来这种感觉,就完全消失不见了。
练了两遍,何铭收功站立在原地,心里面静静的想到:“这样练的方法还是不对,这不是这套武技的本来面目,这只是林绍康在与我切磋比斗中对这套武器的运用而已,这就像是我在战斗中使用滚石拳一样,拳法只是因为战斗的场景、对手的强弱所选择的一种变化,却并不是修炼这套武技的方法,如果想要真正的掌握这套武技,我就必须在林绍康的运用中,反向推出来这套功法的本来面目。”
何铭的认知是正确的,武技这个东西有固定的套路、是死的,但使用武技的人却是活的,尤其是打斗的过程,场景千变万化,每一瞬间面临的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不可能原原本本的将武技施展出来,一定会根据对手的强弱,以及对手的招式产生不同的变化,那些只知道之用固定套路而不知道变化的武者,都已经在战斗中被淘汰了,留下来的自然都是知道什么叫“随机应变”的高手。
武技肯定还是那套武技,但不同的应变,就会有不同的变化,想要通过这些变化,逆向推演出原来这套武技的模样,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打个比方的话,这种做法,就相当于要在海量的数学考试题中反向推演,不仅要推演出这些数学题是如何被解答的,而且还要推演出完整的数学教材,并且通过这些教材,学会运用这些知识进行解答,这实在是太困难了。
不过,如果真的能够逆向推演成功,那么何铭对这套武技的理解,一定会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这也是一种高难度,但是有高回报率的学习方法,只不过这种方法,非天才不能使用,一般的人是想都不用去想的。
静下心来,何铭开始一个招式一个招式的感受,林绍康所使用的这套土系武技,毫无疑问是一套高阶武技,虽然何铭从来都没有修炼过高阶武技,但是这点眼力还是有的,对于高阶武技早就垂涎欲滴的他,此时能有机会一窥其貌,就显得兴致勃勃,丝毫没有将遇到的困难视为痛苦,反而有些甘之如饴。
从内劲的运转路线,到内劲与招式的配合,从威力的强弱转变,到换一种应对方式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何铭从方方面面开始对这套武技进行剖析、总结,然后试图找到其中的规律。
直到闻到饭菜的香味,然后宁舒雅过来叫他赶紧吃饭,何铭仍旧没有厘清头绪,他知道这件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毕竟后面还有一套更难的先天手印,自己的打算,一定要在付出极大的精力后,才能有所收获,不能急在一时,于是就将这件事暂时放下。
来到餐桌跟前,看着颜色诱人的一锅大炖菜,何铭就不由得食指大动,随着将修炼融入生活的程度越来越深,何铭现在的一举一动,看上去已经和常人没有什么区别,只有那些了解他的人和那些眼力高明之辈,才会发现这个少年竟然是一直都在修炼之中,那一举一动无不是基本功的表现,只不过何铭做的非常自然,所以很少有人能往这个方向上联想。
事实上,整个何家寨的人现在都有这种趋势,程度的深浅自然有所区别,但是性质上却都没有两样,随着何铭的地位在何家寨越来越稳固,不仅是他本人越来越受到重视,就算是他提出来的这种方法,也越来越受重视,有何铭这个榜样在前面,大家都以为他修炼如此迅速,就是因为使用了这种方法,所以在将修炼融入生活这件事情上,所有人都是非常的用心,哪怕是何文水、何振籁这样的老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最关键的是,这种修炼意识的培养,对于修为的提升确实是有帮助的,而且随着融入到程度越深、修炼意识越强,就会让修为提升的越发稳健,虽然不可能像何铭这样急速提升,但是却要比之前有效得多,反正已经得到了何家寨上下的一致认可,并且被何文水当成何家寨的不传之秘,严禁任何人外传。
有榜样在前,有效果在后,如果这种方法还不能得到大家的重视,那才叫见了鬼呢,何铭只是负责提供了一种方法,而且在提供的时候这方法还不那么的成熟,并没有去管后续的发展,只是在遇到家里面的人时,都会发现他们将修炼融入生活的痕迹,却并不知道,自己一时间的心血来潮,到底给何家寨带来了怎样的转变,或许,就算是知道了他也不会在意,毕竟何家寨是他的家,变得更好也只会高兴。
吃了一口宁舒雅炖出来的大锅菜,感觉真的很香,何铭夹起一块灵兽的肉,并没有急着将他吞下去,而是有些疑惑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