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匈汉演义> 第13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3章(1 / 4)

第十二回

鸿翅纷举遗族不让

羽飞鹰落鸣镝偶成

且不说刘季反复推让,这挑头的事委实没别人敢于挺身而出。待百姓渐次散去,衙中彻夜磋商,最终还是推举刘季担任县令。既然众望所归,刘季便不再推辞。稍事筹措,刘季便带领萧何、曹参、奚涓、周勃、夏侯婴、樊哙、吕泽、吕释之、孙赤、薛欧、王吸等一干豪杰,借县衙大堂祭祠黄帝、蚩尤。樊哙当场宰杀猪、牛、羊三牲,把头首供在堂前;又把血涂在鼓面上作为神器,沟通人神。树立的旗帜都是土红色的,因为人人都知道“斩蛇”的传说。

众英雄歃血为盟,从此跟定“赤帝之子”,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生死与共,永不反悔。

天下大乱、群雄并起的年代,被大潮激荡着的各郡县,发生的情节大同小异。但在长江以南具区泽东岸发生的事件,却不似那草莽英雄、亡命之徒的作为,方方面面都要高出层次来,声势规模也要大得多。

会稽郡代理郡守殷通也寻思发兵响应陈胜了。关键时刻,需要有能力的人替他谋事,不用多想,也只有那个项梁合适。

项梁是泗水郡下相县人,下相故址在今江苏宿迁西南。此人并非出身一般人家,他实是楚国名将项燕的次子。项燕则在始皇二十四年被秦国名将王翦、蒙武战败,退困于蕲,自杀殉主。

作为六国遗族,项梁犯了事儿,被移送栎阳囚禁。项家拜托本郡蕲县的狱掾曹咎修书一封,请栎阳的同行司马欣千方百计圆了官场,终得以开脱。项梁骨子里强悍,回到老家,打定主意报复杀人。这回他有备而为之,完事后带着七弟项缠、侄子项籍、项庄兄弟等逾淮渡江隐居吴中韬光养晦。

项梁熟读孙吴,于无形中借助兵法原理来训练宾客和子侄辈。项氏叔侄行走衙内坊间,明里暗里上下结交,只几年的光景便势压一方,力能号召乡里。

项籍字羽,项燕长子项荣的儿子,现代人一般都因循《史记》称其字。项梁把少年项籍视为己出,十分疼爱,悉心指导他读书,然而不成;指导他学剑,然而又不专心,心头很是郁闷,难免隔三差五地责怪几句。项籍却总回答:“写几个字,能记记姓名就足够啦;练习剑术,也就能抵挡一个人,值啥呢。要学嘛,就学那‘万人敌’!”

项梁内心惊喜,于是倾心教授他兵法。起初项籍也是喜好,学起来恰如狼吞虎咽。不料方学得个大致,便不再肯钻研,日久只当个消遣罢了。项梁还真拿他没治,便因势利导去发掘他的特质,从不肯放弃信心。

眼见项籍长大成人了。他身长八尺有余,心气日盛,在使性争勇中武艺精进,才能和胆识都大大超出常人。可谓将门虎子,天生的!

项梁奉请来到衙门,被引到后堂,看时,在座的还有吴县县令郑昌。殷通开门见山说:“天下大乱,江西也已经造反了,这都是上天要灭亡秦朝的征兆。先生难道没听说过,先发者制人,后发者必为人所制!”

殷通所说的“江西”,泛指长江中下游以北淮水流域的广大地区。那时侯,就像黄河叫“河水”一样,长江被称为“江水”。黄河略像一只隆背仰首的动物恐龙,而长江的姿态则完全是一条飞舞的传说龙。江水高高扬起头颈,把九江郡、衡山郡放置在脑袋的后面,这就是所谓的“江西”,江对面的彰郡、会稽郡则相对称“江东”。

殷通道:“本郡也打算发兵了,希望先生和桓楚两位能协助我指挥军队。”项梁回答说:“桓楚正逃亡在山泽,没人晓得他具体在什么地方,只有我的侄子项籍清楚!”我这就叫他来听命。

无多时,项梁返回,对殷通说:“我那侄子正在庭院里等候!”殷通高兴地说:“请贤侄!”

项籍进来行过礼,看到季父拿眼暗示,口里说:“是时候啦!”殷通正不知所云,项籍的宝剑已经到了,血光一闪,人头落地。

一边座上的郑昌吓得魂不附体,连忙俯伏地上。项籍正要杀他,却被项梁挡住了,说:“郑大人平日与我交情不错,不要伤害他,让他去吧!”

郑昌见能活命,赶忙请求:“谢项公不杀之恩,下官无处可去,宁愿侍奉左右!”

项梁听了,心想还算识得时务,便欠身扶起郑昌,口里说:“大人说哪里去了,项梁还要依仗您的扶持呢!”郑昌战兢兢起身,连说:“不敢,不敢,下官情愿效犬马之劳!”

项梁从案上拿过郡守的印绶佩挂在腰间,拎着殷通的首级出到堂前。郡衙内早已炸了窝,殷通的亲信护卫们手执兵器围拢过来。项籍力能扛鼎,身上正有使不完的力气。他手握宝剑轮转劈刺,只用得七八个招数,立即有十几人丧命,余皆俯首。

项梁与郑昌一起,召集平素交往已久的豪杰义士和官府人员,宣告响应陈王。

接下来招兵买马扩充实力。与别人不同的是,项梁叔侄尤其重视兵员素质。项籍从各县投军的青少年中选拔到精兵八千,亲自指挥,号称“江东八千子弟兵”。

项梁正式接替了会稽郡守的位置,任项籍为裨将,曹咎为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