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大汉建国以来,经过太祖初期的一系列整治,国力日渐回复前楚时的繁荣,太祖死后再经由新帝陈舍的八年励精图治,现如今的大汉的国力达到了几百年来中原最鼎盛的时候,这也让沉寂了十几年的那个活跃在草原的民族坐不住了,自从北上侵占了罗刹国之后,他们便再也没有对外扩张,他们已经休整得够久了,就像一个好吃肉的人三天不知肉,那是得一口吃下一只猪腿的。
据说近年来他们对军队大大整改,那个一直以来就号称天下第一的马背民族的骑兵,据说还配置了一些神秘的兵械,看来他们从罗刹国那得到了不少东西。
从关外已经传来了消息,匈奴已在两国交界处大量屯兵。
这让中原的有些年龄较长的百姓感到不安,很多则是因为他们领教过北方蛮子的蛮横、残忍,见识过他们那群骑兵的厉害,在他们眼里中原的军队完全和北蛮子不在一个档次,再加上传闻中皇帝陛下已经病危多年,他们就更担心了,指不定哪天那黑压压的大军便会挥师南下……对于那些年轻的则不然,他们虽也听老人们说了北蛮子的厉害,只不过民间传闻昔日的戍边大将韩鹄老将军与他的儿子、大汉开国大将韩哲可是把北蛮子打得丢盔弃甲,传言那位军神韩哲与匈奴的大大小小的战役中更是一场也没有输过……但可恨的是后来他却被北蛮子派人刺杀了。
长安城,皇都新宠,自从后楚选择迁都这里后,以后的汉朝也继续选择这里作为一国之都,可能是考虑到这里更加偏离匈奴的原因,但不管怎样现如今他的繁华程度已经超过了洛阳,成为了天底下最繁闹的大城市,甚至比当年的洛阳都还要繁华,还要热闹,整座长安城的人口加起来足有百万之多,堪称世界之最,历史之最。
皇宫自然是高贵无比,金碧辉煌,琉瓦红砖,这里聚集了当朝绝大部分的高贵人物,更住着当今的皇帝,但皇帝陈舍已经有两三年没有上朝了,因为他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一直有皇宫最好的太医服侍左右。但皇宫仍然没有乱起来,因为皇太后出来主持朝局,太祖在时就对她宠爱有加,太祖不便的时候都是她在管理朝中之事,因此大臣们也没有什么太大的异议,即便是有也大都不敢名言,因为皇太后不仅很有能力,还很强势,或者狠,朝中为官的外戚不在少数,加上皇帝陛下尚在,也没有谁敢说她意图谋位。
一个女人坐在那张龙椅上是什么感觉?恐怕古往今来就现如今大汉朝的皇太后裴姬知道,她原本只是一个小县令的女儿,那个迷信的爹爹一次带她却算命,算命先生说她的真命天子是一个叫做陈放得商贩,说那人身具紫霞之气,将来定是大富大贵之象,而当即那个叫做陈的商贩刚好也去那算命,她父亲后来便生生把她嫁给了那个人,那个人她当时一看起来便觉得难受,不是他长得丑,而是那个人一笑起来就让她有一种厌烦的感觉,关键是他还经常对着她笑,她怎么也想不到他会坐上了那张不知多少人梦寐以求的龙椅,让她意外的是她居然一如既往的对她好,对着她笑。
慢慢睁开眼睛,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整天面对一堆朝事,她竟不知不觉睡着了,她今天突然接到匈奴又往边境增兵的消息,而且这次的规模比以往都大得太多,看来离南侵的日子已经不远了。
“看来他们已经忍不住了,我大汉这块肥肉,当真是谁都想要啃上一口”,老太后嘴里默默道。
但让她最忧心的还不是这件事,在老人看来,就算他匈奴想要举国南下,她也丝毫不惧,“你北蛮子能够整改军队,我大汉难道就会坐以待毙?”。
她忧心的是刚才有人来禀报说太子悄悄出宫,而且已经走了几天,而她昨天才刚刚知道,“你终究还是不安分”老人的眼睛微眯,眼中怒意流露。
她对着跪在他身前一直没敢起身的太监说道:“查到他去哪了吗?”。
“据说去了……去了,洛阳”,他说话的声音倒是很平静,因为他是皇太后最信任的太监,他已经跟在皇太后身边二十年了,所以他有点迟疑,他害怕太后心急。
她听到这句话后,道:“洛阳,他倒是毫不掩饰,哼”。
老太监道:“也许太子他只是想去这次江湖上举办的武林大会去玩玩,凑凑热闹”。
皇太后拄着那条凤头拐杖道:“我那大孙子可不是喜欢凑热闹的主,平时他可是如大家闺秀一般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东宫都不曾出去过几次”。
老太监没有说话,他对太子这次出宫也是相当的意外,那位大皇子私下可是被宫女们悄悄称作闷葫芦,他久居不出也不怕别人听到,就算听到了他也不会体罚下人,这才是他能被立为太子的原因吧,老太监觉得。
她接着问道:“那件事办得怎么样了?”,她没有说什么事,看来是一件极其隐秘的事。
老太监答道:“一切都已经准备妥,这次都是从江湖中选出的绝顶高手,而且还是顶尖的刺客,想必……应该不会再失手”,他说得没什么底气。
皇太后也没有纠结他话中的问题,像是对别人又像是自言自语,道:“那人为何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