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读零零>历史军事>长风乍起> 第23章 家宴(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3章 家宴(一)(1 / 2)

卿晨自从戒律堂受罚之后,平日里不是端坐习字,就是和秦海坐而论道。隔上三天五天,还会去白眉住处,向白眉讨教一些有关相人术,医术和内丹术的最粗浅的学问。白眉还是一如既往地忙,卿晨几次前去,都没有见到白眉。没法子,卿晨只好拉住秦海,听秦海讲一讲他之前从别的白袍师兄师姐,还有青袍师兄弟们那里听来的东西。一面听秦海讲解,一面不断发出疑问,秦海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觉受到了种种启发,也感觉获益匪浅。

按道理来说,剑术,相人术,医术,炼丹术这四门功夫,无一不是需要经过老师严格的教导和训练,才可以稍有精益的。也有不少人向白眉提出给每一位白袍弟子安排专门的老师,或是利用先学先进来带动后学后进的办法,为每一位青袍弟子都指定一位师傅。

但是白眉始终认为:课业学问之道,最重要第一个字在于“求”,首先,只有弟子后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想方设法去获得老师的教导,在这个前提下,才可能最大程度地激发他们的潜力,也可以避免弟子养成了对师父的依赖心,如果给所有弟子都指定了老师,那么就不是弟子来来来求学,而变成了老师去去去施教了。所以白眉从来不给门下任何弟子指定固定的老师,而是原则上规定,所有弟子都有获得白眉亲自指导的机会,只不过白袍弟子获得的机会更多一些,青袍弟子获得的机会少一些。而且所有的弟子之间,都可以相互为师,相互指点,相互切磋。其次,白眉还认为:每一个人的天分和所能够达到的层次都各不相同,所以白眉平日里只会每年三次,抽出时间来教给弟子们一些最粗浅,最基础的学问,这三次讲学被称之为门内大讲。然后门下弟子各凭本事,利用所学外出为师门办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发现了特别出挑的弟子,那么不论是青袍还是白袍,白眉都会特意嘉奖一次亲自为这位弟子答疑解惑的机会。总而言之,白眉就是要想方设法地促使弟子们尽可能快地把学到的东西变成对师门的贡献。

传闻青袍白袍弟子之上,其实还有亲传弟子,只有到了这个层次了,才有机会接触到门内最核心和最隐秘的顶尖传承。只不过所有人都不清楚到底九位白袍里面有那一位是亲传弟子,大家心里面其实都猜测的是大师兄。白眉平日里只会给门下弟子讲解相人术,医术,还有内丹术方面的疑问,对于剑术的指点,则是一概推给大师兄的。大师兄本人就像是一柄利剑,平日里不苟言笑,从来没人见过他对哪一个人笑过,而且执掌门内戒律堂,自有一股让人望而却步的威势,所以,尽管白眉一再强调,大师兄的剑术早已尽得他的真传,甚至已经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但是每年下来,敢去找大师兄讨教剑术的人始终寥寥无几。大师兄并没有觉得自己应该让自己变得和蔼可亲一些的自觉,不过对于敢于前来讨教的弟子,还是会不计烦难,尽心尽力地教导的。

因为距离白眉下一次聚集门人讲解有关门内四大绝技的最粗浅的知识的时间还有两个月,卿晨也并不认识其它弟子,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每日里把秦海拉过来讲解。秦海表述能力着实有限,而且这两年下来,学到的东西也有限得很,是以卿晨才让秦海讲了不到3日,就觉得很难再从他那里学到新的东西了,但是卿晨也不懊恼,每日还是和秦海一起谈天论地,讨论学问。只不过到底是谁教导启发谁的时候更多一些,这就很难说的清楚了。

秦海心里对卿晨理解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是暗暗赞叹不已,他和卿晨一起坐而论道的日子,的确让他本人也获益匪浅。

这些日子,初六倒是打发她亲近的一个青袍弟子来找了卿晨一次,说是她可以教卿晨一些东西,因为她正好参加了白眉上一次的大讲。卿晨心里面撇了撇嘴,一个八岁的女娃娃,来教我,算了吧,挥挥手打发这个青袍弟子走了,只说没空。他却不知自己的轻视把小初六气得在自己房间里面直掉眼泪。

这一日,卿晨和秦海正在像往常一样讨论学问,突然有白眉遣杂役前来通知,说是今日酉时让卿晨前往宴会厅参加师父举办的家宴。

酉时未到,卿晨早已早早前往宴会厅恭候了。不多时,便有一众白袍弟子一个接着一个从门口进来。卿晨看到是男白袍弟子,便躬身行礼,口称:“师兄好!”,看到女白袍弟子也躬身行礼,口称:“师姐好!”。唯独看到了初六,也不行礼,只是脸上绽放出由衷的笑容,口中称的却是:“初六师妹好!”

这些白袍弟子进门之后都被桌旁杂役一一引领入座。

初六给了他一个白眼:”谁是你师妹呀,哼!“说完再不搭理他,便从他身边绕过去,也端坐在厅内的大圆桌上。

卿晨这才挨着初六在旁边的空座上坐了下来。

等到一众白袍弟子都落座完毕,所有的菜品也在杂役的奔忙下全部上齐以后不久,白眉才怡怡然从门外踱进大厅,在桌边空缺着的主席上落座。

”今日将大家聚在一起举办这个家宴,是要你们师兄师弟姐妹们彼此认识一下,平日里大家都在外为师门大事四处奔忙,也难得有时间一起聚一聚。老夫知道在座各位,除了初九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