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个“天子守国门’!”朱标大笑,“那岂不是要把老四赶走?这三年他跟高炽在北平经营得极好,前阵子我看奏报,说北平的格物院都能造出射程更远的火枪了,火炮的威力也比以前强,神机营的兵练得嗷嗷叫;高炽还让人用水泥修了路,从北平直通大同、宣府,运粮、调兵比以前快了一半,有人说北平的热闹劲儿都快赶上京城了。”
马天笑着点头,眼底满是赞同:“我也看了那些奏报,高炽这孩子是个干实事的,把北平的格物院管得有声有色,不光是火器,连纺织的新机子都造出来了,北平的百姓都念他的好。老四在那边也稳,把边境的游牧部族治得服服帖帖,没出过大乱子。”
“对了,老四父子是不是今年要进京?”
“是啊。”朱标点头,拿起案上的一份奏报翻了翻,“他们的折子早就到了,说已经在路上了,过几天应该就能到京城。”
马天一听,顿时来了精神:“那可太好了!三年没见老四了,这次他回来,我得跟他好好喝一顿酒。”坤宁宫。
马天进门,就听见一阵清脆的笑声,抬头一看,顿时僵在原地。
只见马星楚正稳稳地骑在朱元璋的脖子上,小手紧紧抓着朱元璋的领口,小短腿还时不时踢一下朱元璋的胸口,而朱元璋则双手扶着她的腰,慢悠悠地兜圈,脸上满是笑意。
“哎哟!”马天连忙快步上前,伸手就把马星楚从朱元璋脖子上抱了下来。
马星楚还没玩够,小嘴一撅,伸手就要往朱元璋那边扑:“姑父,还要骑!”
“骑什么骑!”马天瞪了女儿一眼,“你姑父老腰要是闪了,看我不揍你屁股。”
朱元璋直起身,揉了揉脖子,眼睛一瞪:“你一边去!咱乐意跟星楚玩,关你屁事?咱这腰好得很。”马皇后从内殿走了出来,伸手就把马星楚抱了过去:“星楚乖,咱不跟你爹爹闹,姑妈带你去后院看花。”
“好耶!”马星楚小胳膊搂住马皇后的脖子。
马天看着她们要走,连忙叮嘱:“姐姐,别给她吃太多甜的,再吃该坏牙了。”
马皇后脚步没停,头也不回地摆了摆手:“要你管?坏了牙咱请太医看!”
马天无奈地扶了扶额,转头看向朱元璋,哭笑不得:“你瞧瞧,自从有了星楚,我这在府里、宫里的地位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连姐姐都帮着她怼我。”
“可不是嘛!谁让你是当爹的?星楚这么招人疼,谁不护着她?你爱去哪去哪,只要把星楚留下,咱和你姐姐都乐意。”朱元璋哈哈大笑。
马天听得一头黑线,也在旁边的椅子上坐下。
朱元璋放下茶杯,话锋一转:“说正事,关中那边怎么样?”
“关中如今确实兴旺,丝绸之路通了之后,西域的商队都往西安聚,市集上什么都有,百姓的日子也比以前宽裕。但要说迁都,还是不行,那边的水源不够稳,万一遇上大旱,粮运就成了大问题;而且离北平、辽东太远,北边的游牧部族要是有动静,消息传过来得好多天,调兵也慢,实在不方便。”马天言简意赅。朱元璋点了点头,随即没好气地哼了一声:“咱就知道你又要提北平!迁都北平倒好,可老四在那儿经营了这么多年,你让他往哪放?”
“陛下,你别总盯着中原这一亩三分地啊!如今大明的船队都能开到西洋去了,今年不还发现了美洲那个新大陆吗?你想想,当年成吉思汗的儿子们是怎么封的?四大汗国雄踞西域,把疆域扩得多大!咱大明比蒙元强多了,何不让老四去开拓新地方?给他封个“美洲王’,让他带着人去那边建城、拓土,那边遍地都是黄金白银,比中原还大的地盘,不比守着北平强?”马天豪气道。
朱元璋愣了一下,低声嘀咕:“美洲?就是船队说的那个隔着大海的地方?那也太远了吧?坐船得走好几个月,万一出点事,连消息都传不回来。”
“远是远了点,但架不住那边宝贝多啊!船队回来的人说,那边的河里能淘出金子,山里还有银矿,连土地都比中原肥沃,种什么长什么。你想啊,要是把那边占了,大明的疆域能扩多大?以后子子孙孙都有地盘,这不比在中原挤着强?”马天摊手道。
朱元璋眼底闪过一丝属于帝王的精光。
翌日,文华殿早朝。
朝参礼仪结束后,朱标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群臣。
如今的朝堂上,多了不少年轻面孔,他们大多是格物派推举的官员,眼神里带着干事的朝气。吏部尚书吕本就站在老臣之列,他身着绯色官袍,虽已年过花甲,却精神抖擞。作为国子监祭酒,他身后还站着几位出身国子监的年轻官员。
礼部尚书郑沂从队列中走出,拜道:“殿下,春闱在即,主考官人选至今未定。臣举荐国子监祭酒吕大人。吕大人乃当世大儒,士林之中无人不敬,且前三次科举皆由他主持,流程熟悉,由他坐镇春闱,定能为朝廷选出真正的人才。”
文华殿大学士杨士奇立刻上前一步,拱手道:“殿下,臣以为不妥。吕大人身为国子监祭酒,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州府,若再任主考官,恐有徇私之嫌,即便吕大人秉公办事,也难免遭天下人非议,有损科举公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