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老爷子拉长脸,对儿子表示没好气。
郭家大房长女念姐儿,在家里人欢欢喜喜的关爱中到了一个月。满月这天,恰好是腊八,厅上摆开二、三十桌酒也还不够,本城里来贺喜的人,雪地里全是流水席。
抱出念姐儿,穿着小小红色绣鲤鱼衣服,戴着金缨络。这么小的孩子,还有一个小帽头儿。二房里奶奶先道:“要是父亲见到,不知道多喜欢。”
凤鸾马上憋气,见婆婆郭夫人面上也闪过一抹不如意,凤鸾再不能这种时候惹家里人不喜欢,强笑着回答:“是啊,念姐儿生下来,倒还没有见过父亲。”
满月的念姐儿白白胖胖,会听自己的名字。是带着熟悉味道的母亲说自己,念姐儿似能听见的咧开小嘴儿,凤鸾稀罕了,献宝似给人看:“会笑呢。”
最要说郭朴不恋家的,就是郭老爷子。他此时笑逐颜开,不慌不忙分开来看的众人,说了一句话:“她听到父亲这两个字,哪有不笑的。”
念姐儿又咧一咧小嘴,凤鸾喜笑颜开:“看,我们又笑了。”郭夫人忍俊不禁,可见凤鸾平时怪朴哥,也全是假的。
郭有铮上前来:“让开,我来逗姐儿笑一回。”他送的满月礼儿是一把小金锁,郭夫人一眼看出来是包金,只笑不说话。
小金锁送到凤鸾手里,郭有铮变戏法子一样嘴里念念有词:“我们姐儿会听话,我们姐儿要父亲,我们姐儿不会武,祖母母亲都喜欢……。”
念姐儿小脸儿苦巴巴几回,“哇”地放声哭起来。郭有铮脸上老大下不来:“怎么只对着我哭?”郭有铭在他后面没头没脑:“大哥,你把她哄溺了吧?”
这个时候长平兴冲冲带人进来,是跟郭朴往军中去的小厮南吉。南吉解下背负包袱,必恭必敬送上:“公子说这个给少夫人。”
“来看看,朴哥真会送,是掐着日子给念姐儿的满月礼吧。”
不小的一个包袱,看着也沉重。凤鸾满心里欢喜,把念姐儿交给奶妈,亲手来解包袱上的花结。
墨绿色半新不旧印素馨花的包袱,在众人的注视下打开最后一层。黑乎乎干瘪瘪的一个大掌。
十三叔公又长两岁,骤然看到吓得“哇”地一声,把另外两个孩子吓哭。他母亲过意不去,拧着十三叔公拍他两巴掌,骂道:“来做客,让你吓人。”
“哎哟,你再打我,我也哭起来!”十三叔公过了动不动哭的年纪,也会还嘴。十三叔公的母亲还要再拿,念姐儿凑趣似的,也哭起来。
一堆人来哄念姐儿,拨浪鼓送上来:“别怕,是你父亲给你的……噗,”笑场过,再接着说下去:“满月礼儿。”
“是个大熊掌,多好吃啊。”这个人也哧的一笑,念姐儿还不能吃。
郭家什么东西没有,熊掌存货还有数对。凤鸾又憋住气,大老远的送一对熊掌回来,这是女儿满月礼?
南吉适时想起来,道:“这是公子亲手所打,一共两对。后掌送给大帅,前掌命小的快马回来送给少夫人。”
这个人铁定打仗打晕了头,凤鸾这样想。一见到那对熊掌,就堵她心里。
气呼呼回房说换衣服,往榻上坐下,有孕时的种种不舒服全浮上心头。又想起来一事,到床上来看,枕上如每一天一般,放着一长串子的石榴石。
朴哥离家多少天,凤鸾每天都在数,石榴石就有多少个。好在全是小石头,要是大的,郭朴补偿妻子的离思,可以给成穷光蛋。
“长平,喊长平来,”凤鸾抓起石榴石,如今是沉沉的一大串。长平小跑着过来,带笑问:“喊我有什么吩咐?”
见少夫人不是喜欢样子,而是压抑着什么,手中石榴石一亮:“你手里还有多少?全给我数完,免得我天天数。”
念姐儿满月这天,念姐儿母亲在房里要落泪。
长平机灵地“哦”上一声,跪下来陪笑:“公子并没有留出数儿来,是多一天他不回来,奴才就寻珠宝匠多串一颗。珠宝匠每天串两串子,一串留着第二天加一颗,一串奴才送过来。”
凤鸾紧紧按着手中石榴石,好不容易才吐出一口长气:“去吧。”
石榴石晶莹耀眼,可凤鸾只想数到头,一下子数完它。
有了念姐儿,这个年热闹不少。郭老爷子精神重新抖擞,郭有银成天笑逐颜开,郭夫人和人说话,三句话不离我孙女儿,独有凤鸾人前欢笑过,人后要垂泣。
偏偏郭朴信也没有一封。
打过春后路好走,四月里郭朴来了一封信。信中把他欣喜的心情表达一遍,念姐儿已经是五个月。
八月里又来一封信,给女儿起了名字。郭朴在信中道:“说女儿叫念姐儿,每一思及,常自愧疚。这个名字好,再加一字淑,大名郭念淑。”
他每一来信,没有人舍得单独看。要到晚上一家人聚齐,念姐儿也到场,在客厅里由长平慢慢念信。
郭老爷子才说一个字:“好,”忽然不说话。郭有银和郭夫人没和郭老爷子想的一样,才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