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病,都是因用脑过度得下来的。于是,便把家里祖上传下来的‘千肪百鯽补脑羹’的食膳做法给家人说了,吩咐家人照方调剂,每天早晚,给客人奉上一碗补脑羹。就这样,连续吃了一个来月,康熙的头痛病渐渐的好了。康熙寄宿期间,正逢刘家族人翻修祠堂。令康熙纳闷的是,刘家上下人等都很厚道,而且都很热情好客。可有一点,却令康熙心中不快,就是刘家桌上几乎顿顿都有魚、蟹,而给康熙的就是一碗豆腐脑。新祠堂上樑那一天,刘家老爷请康熙写幅‘上樑大吉’,康熙手执大毫,眼瞅着桌上丰盛的清蒸螃蟹红烧魚,想吃可是看不出主人有那意思,失望之余便想报复一下刘家。于是挥毫写联时,故意将‘上樑大吉’中的‘吉’字少写了一横,成了‘上樑大古’。若干年后,康熙旧病复发,太医们百般调治总不见好。康熙忽然想起了山阳府刘家的补脑羹,便下旨宣刘家老爷进京。这时,刘家老爷巳经过世了,但‘千肪百鯽补脑羹’的做法却传了下来。刘家后人奉旨进宫向皇上奏明,补脑羹的做法是:取一千只圆肚脐红脚蟹大钳内一根细如蝉絲般的大钳筋,取一百条鯽花魚脑子,取半斤上好的大青豆做成的豆腐脑,再加上三七二钱,红笋二钱,鹿茸二钱,地黄二钱,用糯稻草慢火煨烧两个时辰,便可服用。康熙这才明白了,当年刘家桌上的那些小红蟹、鯽花魚,都是为自己治病取了精华后的下脚料。联想到自己在刘家祠堂大樑条幅上做的手脚,颇觉内疚。可转念一想,朕贵为天子,焉能有如小人那般鸡肠狗肚!康熙毕竞是聪明之人,灵机一动,换了口气发问道:‘朕当年赐予尔家祠堂的楹联还在否?’刘家后人跪答:‘还在我家祠堂中樑上供奉着。’康熙下谕道:‘朕的意思是,赐予尔家祠堂为<<大古堂>>,愿尔宗祠一族与本朝一样万古长青,永葆繁荣。’从那以后,刘家的‘馀庆堂’就改成了‘大古堂’,‘千肪百鯽补脑羹’也成了皇家一道御用滋补膳品。”
用了补脑羹,开始上正莱,先上了八道凉莱,四晕四素,又上了八道热茱,也是四晕四素,邹纬天仍在一侧报着菜单。热菜上了之后,开始上堡类菜品,第一道是一人一小碗清炖大白菜,邹纬天介绍道:“这道菜名叫‘贵妃醉卧华清池’,虽不是宫廷膳品,却是来自国宴菜单,说起这道菜还有一段周总理智斗尼克松的故事。”邹纬天说到这里,故意停顿下来,他想考考刘真。心想,你不是懂的挺多吗,今天非让你当众出出丑。便又笑嘻嘻的说道:“我说不周全,还是请刘书记给大家介绍,他懂的多。”刘真还恰恰在一个小报上见过这则八卦新闻,便接过邹纬天话茬说道:“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回国前,总统要在上海举办答谢宴会,酒莱委托中方代办。美方给出的标准是,每人两千美金,相当于三万人民币。当时我们国内物价水平还很低,猪肉五毛二分一斤,鸡蛋二分钱一个,大对虾也才一毛钱一对。用几十万块钱办一桌酒菜,这钱怎么花也花不出去啊!这可难坏了接待单位和厨师们。情况反应到周总理那儿,总理说:‘尼克松想在我们面前摆摆阔气,我们虽然还很穷,但也要让他看到我们泱泱大国风采。’总理说完,便给厨师们介绍了几道当年淮扬盐商招待皇帝和朝廷命官莱的做法,其中就有这道‘贵妃醉卧华清池’。做法是,取未发情小母牛脊梁骨下里脊肉二両,剁成肉馅,再加两成洪泽湖特产青鯤鯉魚里脊肉剁成的肉馅,加作料搅拌挤成肉丸子,下开水锅汆一下,把汤滗出去,再用慢火煨炖后,滗出肉丸子,留下肉汤,将整棵儿的白菜心放进去慢火清炖。这道莱,光是小母牛就用了二十头。尼克松品尝着这菜心,喝着这菜汤,鮮而不腻,清心爽口,那滋味儿美得没法形容了。回到美国,他让白宫的厨师做,怎么做也做不出在中国吃的那种高贵华丽的味儿来。直到他水门事件下台后再访中国,总理把烹饪技艺告诉他,尼克松感慨道:“贵国文化博大精深,美国没得比。”老干部们品尝着这美味佳肴,自是欢愉。但见禛亚夫吃着吃着忽然想起了什么,只见他扭过脸来,朝着顾仰轩问道:“美国佬一人一桌吃掉三万块,你这一桌花了多少钱?”顾仰轩回答道:“咱没花那么多,我给他们的标准是人均两千。”顾仰轩特别提醒道:“是两千人民币噢,不是美金。”禛亚夫惊讶道:“天啦,我这一顿饭吃了农村教师一年的工资,作孽啊!”